李婷婷
摘要:大學英語最重要的學習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這也是英語教學的根本目標。本文主要分析了交際教學法融入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包括交際教學法具有的特征、將其運用到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措施,以及給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帶來的啟示。
關鍵詞:交際教學法 ? ?大學英語教學 ? ?改革啟示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傳統大學英語的教學方式已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學方式進行合理的改革。交際教學法的相關理論需要利用真實的生活環境進行英語教學。因此,教師要創造真實的生活情境,在情境教學中傳授學生英語知識,進而提高他們的英語運用能力。
一、交際教學法的特征
(一)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
在傳統大學英語課堂上,教師一般采用翻譯教學的方式,將自己作為教學課堂的中心,并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控制”。交際教學法轉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讓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而教師成為學生的指導者,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結合交際教學法的具體過程,雖然教師依然會為學生準備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練習,但是,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自己完成,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交際教學法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二)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交際教學法更加注重對學生交流能力的培養,注重語言的運用教學,在真實的情境中加強對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生在使用英語交流的過程中用詞準確及語法準確。
(三)注重跨文化背景進行交流
英語交際教學法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深入了解和體會英語語言存在的文化背景差異,在真實的環境中學會靈活準確地應用英語進行交流,提升學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將交際教學法融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措施
(一)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
英語交際教學法注重的是交際,這也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師除了擁有較強的語言能力,還應該做好充足的準備,深入了解英語教材的具體內容,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恰當合理的教學方案,并了解學生真實的英語水平等。在課堂上,教師應利用靈活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融入情感教學,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二)加強英語基礎教學
隨著我國高等學校的不斷擴招,大學生的數量逐漸增多,但是師資力量卻沒有較大的進步。學生雖然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但面對學習水平不同的學生,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采用不同教學方式。而目前大學英語教學采用的是大班教育的形式,導致教師無法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因此,教師要加強基礎教學,逐漸縮短學生間的英語差距,從而更好地實行英語交際教學。
三、將交際教學法融入大學英語教學中改革的啟示
根據交際教學法的具體理念,教學環境直接影響了教學活動,主要原因是外界環境的具體情況影響著英語教學效果,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促進了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但也具有一定的消極作用。因此,只有對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將交際教學法融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結合外界的教學環境對英語教學的影響進行有效的改革。
首先,改變大學英語教學方式對英語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大學英語教學使用的評估手段還不夠完善,評估手段存在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工作。例如,雖然部分教師注重對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的教學與訓練,但是班級中卻一直彌漫著一種考證的氣氛。在這種教學氛圍下,直接影響了交際教學法的教學效果。
其次,大部分高校學生比較在乎英語證書的考取,這種客觀原因會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生為了考取各種證書會要求教師講解一些關于英語四六級知識的相關內容,教師將大部分時間放在考試具體答題技巧的講解上,這種教學氛圍就會直接影響交際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再次,部分學校無法滿足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使用交際教學法的具體條件,缺乏相應的教學設施,這直接影響了交際教學法的開展進程。因此,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可以做出以下調整,促進交際教學法的進一步開展。(1)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中推行小班教學,在小班教學中實行交際教學法,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2)創造適當的教學情境。倡導學生使用英語進行溝通和交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用英語交流。(3)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考核,通過嚴格的考核鼓勵學生學好基礎知識。
綜上所述,交際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推動了我國英語教學的不斷發展。將交際教學法融入到教學中,改變了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方式,在提高學生基礎能力的同時,為學生創造合理的教學情境,提高了學生的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石洛祥,齊迎軍.交際教學法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12(1).
[2]賈國棟.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成果、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外語界,2011(51).
[3]宮林.交際教學法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J].佳木斯教育學院報報,2014(4).
[4]呂燦.交際教學法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影響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