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慧清
摘要:聽力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和英語語言運用能力。激發學生聽英語的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聽英語習慣是《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賦予我們英語教師的重任。所以,小學英語教師應該重視聽力的訓練策略的運用,以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水平。
關鍵詞:英語教學 ? 聽力訓練 ? 策略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提高學生聽的技能,加強語音教學、強化設計訓練、重視技巧指導,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聽英語”的習慣,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優化聽力教學環境
首先,關注學生情感,激發學生聽的興趣。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所以我們必須抓住小學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點,在教學中多運用游戲法、競賽法、表演法等,多表揚、多鼓勵小學生,切切實實地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聽的興趣,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其次,優化學生的心理環境。聽力訓練需要從易到難、反復訓練地進行,避免學生產生恐懼心理。經過長時間這樣的訓練,學生就會產生積極心理。再次,要盡可能用英語組織教學。教師要以自身準確、流利的語言表達為學生提供一個長期的聽力訓練環境。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他們直接用英語表達的習慣。因此,教師每一節英語課都要努力做到使用英語教學:對于一些簡單常用的課堂用語學生慢慢地就會聽懂;而難一些的單詞,教師要附上漢語翻譯,以便學生領會。課下,教師要鼓勵學生使用簡單的日常英語對話,如“Nice to meet you”“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How are you?”“Im fine”等。學生利用自己學到的英語互相問好,從中體會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和快樂感。在不知不覺中他們的英語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二、聽力訓練的策略和方法
(一)加強語音教學,提高學生的聽力技能
教師要從單詞的讀音到句子的語調,對學生進行一些朗讀技巧的訓練和指導,讓學生在語音方面打下扎實的基礎,以確保他們在聽力訓練中能夠聽清每一個單詞,從而提高其對語句和篇章的理解。一是講、練、校正、示范相結合。二是貫徹“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使單音、單詞、句子、對話緊密結合。三是教師、錄音機、視聽材料相結合。
(二)科學設計訓練,增強聽力訓練的實效性
一是聽力訓練內容的選擇。教師所選內容要融知識性、連貫性、趣味性為一體,要符合小學生的聽力水平,長短要適度。因為太長的訓練內容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二是聽力訓練時間的控制。在聽力時間安排上,教師要堅持分散訓練與集中訓練相結合的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穿插進一些小游戲、歌謠等,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另外,小學生天性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所以每次聽力訓練的時間也不宜過長,否則會影響聽力效果。三是聽力訓練形式的運用。第一,視、聽配合(如聲音與圖畫配合、聲音與實物配合等),使教學過程情景化、趣味化,從而降低聽力難度。第二,聽、讀配合。對于一些聽力材料,教師可以采取先讀后聽或者先聽后讀的方式進行,這有助于學生克服個別生僻詞匯對聽的干擾。第三,聽、寫配合(如聽聽畫畫、聽音填詞等)。聽、寫配合訓練是從口語到書面語的過渡,它既能檢測學生的聽力水平,又能檢測學生的單詞儲備量,是英語教學的的重要手段之一。第四,聽說配合(如口頭判斷選擇、口頭回答問題、復述聽到的詞句等)。
(三)重視技巧指導,教學生學會“怎么聽”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聽力訓練時,我們如果只是簡單地將聽力錄音播放給學生聽,然后一一核對答案,而不作任何指導,會使訓練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教師要適時進行聽力技巧指導,教會學生“怎么聽”“聽什么”,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每個教師所采用的聽力訓練教學模式不盡相同。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從當地教學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努力探索,制定出一套適宜的教學方式,真正達到提高學生英語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娟.小學英語聽力的重要性及其訓練[J].考試周刊,2011(13).
[2]朱平華.小學英語聽力培養策略[J].現代教學,2012(4).
[3]樊向花.小學英語聽力教學的現狀思考[J].學教學參考, 2010(36).
[4]付鳳文.分階段聽力教學[J].國外外語教學,2002(2).
[5]付鳳文.分階段聽力教學[J].國外外語教學,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