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主席于2014年12月創造性提出了“四個全面”這一全新戰略指導思想。“四個全面”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國情實踐結合的最新理論成果,是四方面相輔相成、緊密聯系的有機統一體,是適合我國國情和發展需要的戰略規劃。“四個全面”是我國治國理政的一大先進武器,具有很強的時代發展特征。我們須要正確的認識和貫徹實行“四個全面”,并堅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檢驗和發展這一最新的發展理論。
【關鍵詞】“四個全面”;理論創新;實踐
自黨的十八大會議開展以來,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需要和國家的實際發展情況,我黨逐漸提出并完善了“四個全面”最新理論和戰略規劃,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是我國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現代化、中國化發展的又一大創新成果。“四個全面”必然會促進我黨的科學理論發展進程和國家建設發展進程。深入認知和貫徹實行“四個全面”偉大戰略,是實現中國全面科學發展進步的重要指導依據。
一、“四個全面”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最新成果
馬克思主義從傳入我國之初就具有很強的發展指導作用,中國黨人在多次實踐后科學性的指出,中國的國情和需求與蘇聯不同,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是必要的,堅持走中國特色化的社會主義道路更是必要的。“四個全面”是根據近現代國內的實際情況,深刻總結國家發展歷史經驗,提出的最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四個全面”的提出和發展有鮮明的社會發展痕跡。新中國時期在初步完成國民經濟的恢復工程后,中央提出了過渡性的發展總路線,并首次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一概念。毛澤東在1956年4月發表了《論十大關系》重要報告。之后周恩來在1954年的全國一屆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四個現代化”戰略發展目標。后來我黨在十八大會議又提出了“五位一體”的發展布局。十八大會議還首次正式提出了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在全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黨又前瞻性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容。十八屆四中全會重點強調了關于依法治國的任務意義。在此之后,國家領導團隊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有關群眾路線的實踐教學活動,并在最后的總結大會上提出要從嚴治黨的具體要求。這些理論成果的側重點和意義各有不同,但是不變的是堅持了發展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由此,“四個全面”的層次日益豐富、內容日趨完整,這一最新戰略規劃為新時代做好治國理政設定了清晰正確的戰略部署。
“四個全面”是總結和發展了前人理論成果的全新戰略規劃,具有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本質上就是要在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上,完善“兩步走”計劃,實現全面富裕目標,使更多的社會群眾能夠切實享受到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實現全面達成小康社會的建設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須縱觀發展全局、做好統籌規劃,在現今的發現基礎上凸顯全面改革、系統改革和改革的協調度三大方面,減少改革發展不均衡、發現不協調、發展不全面等問題的發生可能,降低不必要的損失;全面依法治國,在強調法治作用和法治意義的前提下,進一步深化其落實層面和施行效果,為國家長治久安和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等做好制度管理保障工作;全面從嚴治黨,確保作為中國社會主義管理和領導核心的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和引導性,消除黨內的不正之風,加強黨的建設能力和管理力度,為國家繁榮富強打下領導基礎。
二、正確認識并在貫徹落實中檢驗和發展“四個全面”的先進理論
“四個全面”是針對我國目前的政治健全、經濟發展、文化培育、社會層面、生態文明和黨內管治等等不同領域的多個具體層面的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為了化解這些矛盾并切實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而提出的,是能夠消除當代中國多種發展障礙的方法途徑和理論指導。小到個人,大到國家,每個事物的健全發展過程必然是有問題不斷出現的,發現問題并且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使問題成為發展的新動力。通過對“四個全面”的思想內容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四個全面”理論體系是具有豐富的思想內容和深刻的理論內涵的,具體表現為:首先,它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堅持運用科學思維分析問題,是根據我國歷年來的發展建設探索經驗和事情逐漸被提出和不斷完善起來的,體現了一切從實際出發和實事求是的具體要求,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及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其次,它集中體現了當前中國在發展進程中須要及時處理的主要任務,四個層面是有機協調的整體規劃,既做到了提綱掣領、統攬全局,又符合“牽牛要牽牛鼻子”注重細節因素,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矛盾主次方面的觀點。再次,“四個全面”不僅包含了發展建設目標,而且還包括了具體的落實措施,是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有機結合。整個理論體系中的每個層面都有著各自的科學內涵和深刻意義,是歷史唯物主義關于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原理和社會發展的主體觀念、動力觀念,符合全面協調地發展社會主義前提下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實際要求,更是唯物辯證法中發展觀點、系統理論以及有關聯系的相關內容的體現。
“四個全面”是有機協調的整體發展理論體系,四個具體層面是相輔相成又互相監督和共同進步的,更是具體內容要求和具體改革措施的有機統一。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完成了小康社會的初步建設目標,正處于從大國走向強國的關鍵發展時期,內外壓力的增大和矛盾的逐步升級,要想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正確認知并落實踐行“四個全面”的戰略規劃。具體來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具體建設任務,該層面提出且回答了將來我國的經濟社會將會達到的總體水平及基本狀態;全面深化改革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要動力和發展源泉,提出且回答了為了實現發展目標在現階段和將來可能會遇到的建設障礙是什么,如何突破發展瓶頸期、解決相關制度缺陷的具體實踐辦法;全面依法治國是治國的具體方式和要求,這部分內容提出而且回答了如何保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順利開展和切實效果、國家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治國方式管理好國家和社會,并具體闡述了以制度保障建設任務的有效展開、以發展成果促進制度完善的依法治國最佳狀態和最終目標;而全面從嚴治黨對于確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治力量的先進性和科學性意義重大,黨的領導和引導作用對于全社會的作用不言而喻,整治“黨內四風”勢在必行,全面從嚴治黨層面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三大目標有著相當重要的領導作用和保障作用,必須加強黨內管制從而促使其他三個“全面”能夠被貫徹落實。
三、結語
基于國內的發展實情和管理需求,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總結并完善了歷代黨人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相關經驗,提出了結合中國國情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四個全面”發展戰略規劃。“四個全面”是化解國內各級矛盾、解決相關問題、執行實施計劃的指示綱領,具有很強的引導性、理論性和實踐性特點。為了中國得到更好的建設和發展,必須對“四個全面”有全面正確的深刻認知,并堅持在實踐過程中完善和發展這一先進理論。
【參考文獻】
[1] 邸乘光. “四個全面”是理論命題與實踐課題的統一[J]. 黨建, 2015(06).
[2] 王玉玨. “四個全面”戰略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新發展[J]. 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2).
[3] 蔣文玲. 深刻認識“四個全面”的理論價值與實踐要求[J]. 軍隊政工理論研究, 2015(02).
【作者簡介】
閆德勝(1984—),男,內蒙古烏蘭察布人,沈陽工業大學思政部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