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稅寧
【摘要】心血管神經癥的臨床癥狀通常包括心血管、呼吸系統以及神經系統等方面的臨床癥狀,該疾病的誘發因素相對比較復雜,疾病的發生不但受到精神因素以及循環因素的影響,而且與神經遞質情況、受體、基因表達等息息相關。近年來,人們的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心血管神經癥的發病率也呈現出逐年遞增的態勢,給廣大患者的健康和生存帶來一定影響,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現階段針對心血管神經癥的治療主要以心理治療、藥物治療方式等為主。臨床上必須要高度重視心血管神經癥的診斷工作和治療工作,盡可能促進其臨床療效的有效提高,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心血管神經癥;臨床表現;診斷;治療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A
1 臨床表現
心血管神經癥通常會存在心血管軀體障礙。患者不但存在自主神經興奮癥狀,還存在非特異性表現,例如個別部位出現疼痛反應或者不適,很容易給患者造成心理壓力,影響患者的情緒[1]。心血管神經癥一般會出現自主神經癥狀,其影響會包括循環、呼吸以及神經系統等內容,詳細癥狀表現為。
心血管神經癥患者通常會存在呼吸不暢、胸悶、胸痛、氣喘等臨床癥狀,以上表現可能會單一出現,也可能同時出現幾種癥狀。部分患者錯誤地以為胸痛是因為運動造成的,而實際上運動與胸痛之間并不存在之間關系。部分患者會存在心跳過快的問題,有時可達到
100~120次/min[2]。
部分心血管神經癥患者存在汗多、手腳冰冷等癥狀,部分患者出現發熱、四肢發抖、腹部疼痛以及排便頻繁等臨床表現。
心血管神經癥患者一般會同時出現乏力、睡眠質量差、食欲不振等臨床癥狀。有相關研究表明,患者會出現依賴性強、心理沖突等心理反應,有時這些心理反應是由外部環境因素以及患者個人因素共同作用引發的[3]。
心血管神經癥患者接受治療之后,如果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則不會對其生命造成影響,然而,如果治療未能取得明顯療效,就很容易導致患者長時間處于神經緊張狀態,存在嚴重焦慮心理,給其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干擾[4]。
2 臨床診斷
一般情況下,對患者的心血管功能進行檢查分析,如患者出現較多心血管功能失調癥狀,并且沒有發現陽性體征,患者爆碎出現神經病現象,通過接受心血管功能檢查,未發現器質性心臟病,則應該考慮將其診斷為心血管神經癥患者。然而,在診斷過程中必須要注意,盡量排出器質性心臟病患者,避免出現誤診現象,因為現階段臨床上對于心血管神經癥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診斷標準,在臨床診斷工作中不可避免仍會出現一些誤診以及漏診
問題[5]。
2.1 精神學定式檢查
心血管神經癥即神經癥的一種,該疾病患者通常在長時間被處于擔心狀態,臨床癥狀主要包括抑郁、疑癥以及神經衰弱等,存在一定程度的精神障礙。此外,心血管神經癥同時也屬于軀體障礙,患者一般會出現心血管系統障礙。所以,醫務人員應該按照精神學定式針對患者實施科學的輔助檢查診斷[6]。
2.2 心率變異性與心血管神經癥
心率變異性同時也被稱為HRV,與患者的機體狀況存在密切關系,時間也是其重要影響因素[7]。HRV是診斷心臟自主神經的重要指標之一。有相關研究表明,心血管神經癥患者通常HRV水平均低于健康人群,這種低HRV于器質性病變導致的HRV下降存在明顯區別,此外,心血管神經癥患者的HRV一般會在白天時段發生較為顯著的變化[8]。由此可知,HRV水平能夠為心血管神經癥的臨床診斷提供有效參考指標,對患者的自主神經功能進行科學反映,而且能夠與部分器質性心臟病一同開展臨床診斷[9]。
2.3 傾斜試驗
傾斜試驗通常針對血管迷走性暈厥開展臨床診斷,顯示出很高的特異性。一般情況下,血管迷走性暈厥患者會出現心臟收縮以及血管擴張等臨床表現,同時伴隨出現嚴重的心前不適,部分患者會出現心悸現象。針對心血管神經癥患者,采用傾斜試驗能夠提高診斷工作的安全性,此法操作簡便,能夠為心血管神經的臨床診斷發揮良好輔助作用,具有較好的無創性,對于該試驗方法的研究還需要更多的樣本容量進行支持[10]。
3 臨床治療
3.1 西藥治療
引發心血管神經癥的原因多種多樣,該疾病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明確,臨床上還沒有專治該疾病并能夠保證治愈的藥物。藥物治療通常要求針對患者臨床癥狀進行用藥,促進患者臨床癥狀的有效改善。一般針對心血管神經癥的常用治療藥物包括:鎮靜安定、抗抑郁、抗焦慮藥,此外還包括一些具備抗心律失常功效的藥物,還有一些能夠調節神經狀況的藥物等[11]。
首先,針對存在嚴重交感神經興奮癥狀的患者,其心率通常相對較快,精神容易出現緊張,建議采用美托洛爾以及比索洛爾等β-受體阻滯藥物實施臨床治療;其次,針對存在頻發期前收縮現象的患者,建議科學選擇普羅帕酮以及莫雷西嗓等藥物開展臨床治療,針對存在偶發期前收縮或者存在心悸現象的患者,通常無需采取措施進行治療,但是應該要對患者進行詳細解釋,消除緊張情緒和擔憂心理,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提高治療配合度;再次,針對存在焦慮問題和抑郁癥狀患者,建議選擇苯二氮慧類藥物等具備抗焦慮功效的藥物進行治療,同時選擇氟西汀以及米氮平等具有抗抑郁功效的藥物進行抗抑郁治療,需要注意的時,在使用抗焦慮、抗抑郁類藥物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分析適應證,盡量不要長時間使用,避免造成嚴重的副作用,導致患者發生心律失常以及傳導阻滯等問題。最后,科學應用谷維素等自主神經藥物[12]。谷維素是治療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的常規使用藥物,該藥物能夠對患者間腦自主神經系統以及分泌中樞產生作用,有效調節患者的自主神經功能,避免患者出現嚴重的內分泌失調現象,通過這種方式促進患者精神伸進失調問題的改善。有相關研究顯示,針對心血管神經癥患者選擇大劑量谷維素實施臨床治療,可以取得約71.6%的治療有效率,臨床療效明顯優于采用小劑量谷維素進行治療[13]。
3.2 中醫藥治療
根據祖國醫學辨證施治的思想,中醫藥治療心血管神經癥不會帶來嚴重的毒副作用,能夠發揮較好的臨床優勢。從中醫角度上看,心血管神經癥應納入“胸痹”范疇,通常因為情志失調、抑郁易怒、憂思過度等造成肝脾功能受損,導致心胸陽氣受損,進而引發心血管神經癥[14]。從中醫臨床治療出發,建議通過采用滋陰降火、益氣健脾、養心定神、理氣活血等中醫藥方對患者實施對癥治療。目前,針對心血管神經癥的中醫治療大部分是針對個人體質采用不同的中醫藥方開展治療,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治療方法[15]。有相關研究表明,中藥湯劑、針劑以及顆粒、膠囊等口服中藥制劑均能夠對心血管神經癥患者發揮良好療效[16]。國內外相關學者對傳統中藥方劑實施系統研究和分析,目前已取得一定收獲[17]。
4 結 語
針對心血管神經癥,采用抗心律失常、鎮靜安神及抗精神病等藥物進行西醫治療,很容易引發嚴重的副作用,而中藥治療方式中所用的藥物相對比較溫和,無法針對存在嚴重心律失常、嚴重焦慮現象和抑郁現象的患者發揮有效治療,因此,臨床上可以考慮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實施臨床治療,提高心血管神經癥的臨床療效。總而言之,針對心血管神經癥患者,采用藥物治療方式時應該堅持深入分析患者具體臨床癥狀,對其開展針對性用藥治療,提高用藥有效性。在藥物治療取得一定效果后再慢慢減少藥物使用劑量,最后停止使用,切忌不要長時間采用藥物治療。
參考文獻
[1] 馮國飛,謝志泉.心血管生化標志物在早期診斷冠心病的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1,14(01):96-97.
[2] 王慶林.解郁安神湯治療心血管神經癥74例[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17(05):147-148.
[3] 王靈香,仝杰英,吳 艷.心血管神經癥的系統心理護理[J].中國醫學工程,2011,20(04):123-124.
[4] 王志勇.大劑量谷維素聯合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血管神經癥的療效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5(12):65-66.
[5] 韓春生.中醫辨證治療心血管神經癥41例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1,16(19):165-166.
[6] 黃賢勝,宮春明,趙紅蓮,趙立華,李春華,丁振江,王 虹,李俊玫.心血管神經癥診治進展[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11(01):128-129.
[7] 劉俊峰,簡懷平.心臟神經癥的探討[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0,17(05):96-97.
[8] 甘玉君.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神經癥臨床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0,20(10):212-213.
[9] 鄔凌鵬.心臟神經癥引起的心電圖改變[J].臨床醫學工程,2010,16(09):247-248.
[10] 龐慧麗.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神經癥32例療效觀察[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1,20(07):83-84.
[11] 張 祥,羅 萌.38例心血管神經癥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0(09):8-9.
[12] 湯建武.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神經癥136例[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11(07):63-64.
[13] 肖日央,楊新球,湯雪雯,朱可云.應用心理與行為問題評估提高心血管神經癥治療效果[J].當代醫學,2014,9(11):184-185.
[14] 蘇 衛.心血管神經癥中醫辨證治療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14(14):47-48.
[15] 朱專和.心血管神經癥中醫辨證治療效果分析[J].現代養生,2014,20(10):147-148.
[16] 張瑞萍,李軍強,尹亞東,劉書紅.從郁論治心血管神經癥69例[J].中國中醫急癥,2014,20(01):136-137.
[17] 姜克穎,唐麗君.心血管神經癥62例治療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8(1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