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洪娟
摘要:目前,我國教育行業得到了持續發展,高中音樂教育同樣也是如此。根據音樂課程標準,音樂教育需圍繞審美能力予以展開。基于此,音樂教育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音樂中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作為音樂教育的基礎,高中應認真搞好審美教育,引導高中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音樂;審美教育;解決策略
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學生素養和審美能力備受高中教師的重視。高中生仍處在學業初期,應不斷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和音樂水平。然而,高中音樂審美教育過程中,仍暴露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有客觀看待和處理這些問題,學生的審美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一、高中音樂審美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感知力
音樂藝術的所有實踐均需依賴聽覺。聽,是音樂藝術最顯著的特征。人對美的感知,主要是通過感知音樂音響予以實現。學會感知,即用審美的耳朵、眼睛去挖掘、探索音樂作品的美。審美前,我們應懂得感知美。培養審美能力,就需形成較好的感知力。第一,音樂美感并非與生俱來,聽者需充分感知和領略音樂的美妙。第二,"聽"是音樂審美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學生通過聽能較好地感受音樂的美妙,提升自身的感知能力。
(二)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音樂作品,具有極高的創造性。在賞析音樂作品的基礎上,學生還可熟悉創作背景、心境等。從某種意義上看,賞析音樂作品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對高中生而言,創造力極為關鍵,而高中則是形成創造力的核心階段。大部分音樂作品均是從聽、到想象,再到賞析。通過音樂審美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同時,學生的審美力、想象力均會得到提升。而將創造力、想象力運用到其他方面,學生也能得到全面發展。
(三)有助于增加學生對音樂的樂趣
受好奇心的驅動,高中生往往會對某些新鮮事物產生很高的興趣。實踐表明,音樂教學中不少學生均對音樂感興趣,且該種興趣可能會對他們日后產生影響。音樂審美教育,有助于更好地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喜愛、樂趣。通過積極欣賞音樂,學生會開始向往美的事物,最終形成追求和創造美的心靈。而通過感知音樂的美,學生才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更好地發展。
二、高中音樂審美教育存在問題分析
(一)教師未能充分理解!音樂性
受傳統教育模式限制,教師仍以課堂為主宰,未重視師生互動、協調參與等環節,這就降低了學生對音樂的趣味性。同時,學生也未能真正理解音樂的本性,無法真正獲得審美體驗。多媒體時代,教師尚未找到正確的解決辦法,部分老師呈現出不適應之姿態。新教材以音樂文化為基本主題,這就需要教師認真學習和開拓視野,多了解學科、生活兩者間的關系,以更全面地了解和領會音樂文化。
(二)教學內容、思想滯后
教育觀念上,審美教學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的核心地位未得到確立。從高中音樂教學現狀分析,不管是歌唱、音樂知識還是欣賞,都在采用過去的教學手段,教學觀念與審美教學不相符。教學內容上。音樂教育屬于藝術教育范疇,具有藝術教育的基本特征,需以美為中心,走藝術化路線。目前,部分高中音樂課,更像“數學課”或者“英語課”,以語言傳授為主。學生只能接觸各種抽象符號,而并非音樂體驗,這就違背了音樂教育的審美性。
(三)教師教學手段滯后
傳統教育認為,高中教育的重點在語文、數學等科目上。而音樂教育,只需聽、講解音樂知識即可。因此,該種音樂教育根本提高不了學生的音樂審美水平。現實中,教師未重視審美能力的提升價值,未及時更新教育手段,加上高中音樂器材缺乏,這就降低了音樂課堂的效率。利用該種手段,學生很難真正融入音樂欣賞中,音樂審美水平也顯著下降。
三、高中音樂審美教學的解決策略
(一)營造和諧的教學意境
高中審美教育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營造相應的課堂意境,讓他們更好地了解音樂。在和諧的音樂情境中,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對音樂的熱情。教師通過強化情境建設,豐富課堂內容,有助于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并積極做出進創新。
(二)精心設計教學內容
要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我們就必須挑選那些能夠喚起美感的歌曲進行教學。針對教材,教師應善于挖掘其中的審美要素,將個人的審美體驗滲入教材分析中,激發其對審美的渴望、動力。與此同時,教師應充分發掘和音樂主題有關的內容,不斷吸收開放、樂觀的優秀作品,讓學生獲得更全面的審美體驗。第一,教師應分析教學環節。音樂教學過程,具有較高的教育價值,這能夠反映教育的潛效應。第二,避免教學機械化。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主動提問,但需把握效度。學生可自行回答,激起他們的聯想。
(三)培養學生體驗美的情感。音樂審美的根本,在于美感
作曲家圣桑(法國)認為:音樂并非適應生理需求的工具,而是最精致的產物。例如,上春曉時,教師可先播放雨聲、鳥叫聲等相關錄音,而后是整首歌的旋律。在音樂聲中,教師再通過動畫的形式呈現種子發芽、生根、長葉等過程,向學生呈現新歌的意境,從而培養學生對視覺、聽覺的感受力。該種情境之美能夠充分感染學生,讓他們萌生美的種子。因此,教師不應一味強調理論,還需引導學生融入實踐,以提升學生對音樂的鑒賞力。
四、結語
音樂,是一種美的藝術;而音樂教師,則是美的傳播者。基于此,教師需創新教材,將高中音樂和審美教育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情趣和實踐能力。最終,讓美育教育邁向新高度,讓學生取得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