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士軍
摘要:本文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傳統文化教育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分析,進而從教材挖掘、層次化教學以及資源整合等方面入手,探討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的滲透方法,旨在改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質量,落實傳統文化教育,僅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傳統文化教育;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滲透
引言
中華民族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這些都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在現代教育環境下高度重視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傳統文化教育作為核心素養培養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內涵的感知,促進中華文化傳承與發展。在當前社會條件下,如何將傳統文化教育滲透于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師所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在聯系
小學語文閱讀活動的開展,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閱讀知識,為傳統文化教育的開展提供契機。在現代教育環境下,將傳統文化教育滲透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與小學生的認知規律相符合,有助于幫助小學生構建語文知識體系,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與此同時,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滲透,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感知,促進小學生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的樹立,促進小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為小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由此可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傳統文化教育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
二、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的滲透
(一)深入挖掘教材,強化學生感知
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時,要圍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出發,發揮語文閱讀的技能性,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文化素養。教師要深入挖掘閱讀教材,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感知,體會其語言文字之優美、內涵之豐富,為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提供契機。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科學選擇閱讀作品,確保其內容豐富,且具備傳統文化教育關鍵點,通過重點句段講解來加深學生對閱讀文本內涵的感知,并讓學生將優美段落抄寫并背誦下來,促進學生將知識吸收內化,為學生閱讀能力及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在閱讀名家作品后,教師可鼓勵學生寫出讀后感,通過閱讀教材內涵的深入挖掘,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趣,將閱讀與寫作緊密聯系起來,確保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汲取精華,積累知識,逐步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與寫作水平,強化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感知,進而改善小學語文教學成效。
比如在《孔子拜師》閱讀教學過程中,在學生通讀課文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文中哪些內容最讓人感動?學生圍繞問題出發展開交流,找到令人感動的句子并描述原因,此時課堂氛圍活躍,但學生對話并不夠深入。此時教師需深入挖掘教材,設計教學情境,圍繞關鍵詞開展閱讀教學,“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圍繞這一句出發,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會用到“遠近聞名”這個詞?在開展互動交流后,引出本次閱讀教學的核心詞匯“學無止境”、“虛心求教”、“無私奉獻”等,為學生構建一個主問題,“為什么孔子的品行受到人們的敬重?”通過學生主動探究,對于教材內容形成一個深刻的感知,體會到閱讀文本所表達的情感內涵,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趣,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促進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滲透。
(二)開展層次化教學,豐富學生閱讀知識
在將傳統文化教育滲透于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時,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原材開展層次化教學,豐富學生的閱讀知識,采取多元傳統文化教育方式,落實層次化的傳統文化教育,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促進教育目標的順利實現。也就是說,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征開展差異化教學,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引入課堂小游戲,比如猜字謎等,引導學生體會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激發學生參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中年級閱讀教學中,可組織開展朗讀對聯等活動,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展開個性化探究,組織開展猜燈謎、作詩等課堂活動,豐富學生閱讀知識,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為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創造有利條件。
(三)整合教學資源,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促進傳統文化教育目標得以實現的關鍵條件。也就是說,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可通過古詩詞誦讀與神話故事教學來吸引學生注意力,在有序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在古詩詞誦讀過程中,要積極更新教育理念,不可一味熟讀,可引導學生結合古詩詞內容進行創作表演,帶給學生一種全新的古詩詞閱讀體驗,這就有助于激發學生參與古詩詞閱讀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生參與創作表演的過程中,對于古詩詞所表達情感的理解也更為深入,這就有助于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在通過神話故事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時,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明確神話所闡述的核心內容及其重點表達的思想內涵,神話具有夸張的表現力和豐富的想象力,語言表達方式獨特,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在閱讀課堂中可以神話故事為載體來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在學生探索神話故事的過程中感知神話人物形象,體會其中所表現的精神,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塑造人格的關鍵時期,傳統文化教育的落實,對于學生優良思想品德形成尤為重要。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要科學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引導學生感知傳統文化內涵,通過傳統文化教育作用的發揮,來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為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華.淺談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學周刊. 2013(13)
[2]劉雪梅.淺談國學經典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 2010(11)
[3]耿新玲.小學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相關研究[J].亞太教育. 2011(10)
[4]童一峰.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思考[J].求知導刊. 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