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立娟
摘要:小學階段是義務教育的初始階段,同時也是形成孩子學習興趣、狀態、思想、方法等關鍵學習能力的重要時期。所以,看似簡單的小學教學工作,實際上承載著影響學生一生的重要力量。小學數學當中需要進行記憶的內容相對較少,大部分都是要求學生能夠進行充分的理解、轉化和延伸,這些都需要數學思想方法。本文既是建立在此基礎上,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在滲透數學思想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想;滲透方法
引言
數學思想方法簡言之即在數學學習和研究的過程當中需要使用的一些方法、具備的一些能力、可以選擇的思考、思維方式等。對于小學數學而言,數學思想方法的內涵相對簡單,主要是關于學生運算能力和思考能力(抽象能力、概括能力、想象力等)的培養及提升。在數學教學當中進行這些思想方法的滲透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因為只有建立在這一基礎上,學生才能逐步掌握數學學習方法,提升數學學習能力。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當前的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是國家和社會共同關注的重點學段,對于學生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在本階段的數學教學當中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能夠對學生未來乃至終身的數學學習帶來較多的幫助。而且,對于很多學生而言,本階段形成的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會對其后續求學過程當中的大部分理科學習具有直接的積極影響,對于未來的方向選擇和能力提升也會有所助益。這種教育方式符合課程改革的需要,與教學的初心相符,能夠在進行知識理論教學的同時,將更多具有真正實效性的方法和思想類內容傳遞下去,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二、把數學思想方法滲透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方式
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內容而言,似乎不需要懂得數學思想方法也可以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和簡單問題的解答,但實際上,小學階段的數學是數學學科學習的初始階段,在本階段中學會的內容的技巧將會對數學學習興趣及方法產生強烈的影響,是教會小學生如何去理解數學,如何在后續的過程當中利用數學帶來的便利,提高自身學習的效率、效果的決勝法寶。小學階段需要度過的時間相對較長,數學所學的內容雖然較為基礎、淺顯,但實際上涉及到的思想方法內容較多,教師在課堂當中可以隨時進行多種思想方法的引入,課堂的靈活可靠性相對較高。數學思想方法提供了教學的基礎方向,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帶動了素質的均衡及綜合性發展。數學思想方法是通過具體的數學教學過程來體現的,要把握好數學思想方法有機的結合,不要強行加入小學教學中,要自然的滲透,潛移默化的啟發學生學到數學中的數學思想方法.小學數學教學教材中,大多數的概念、結論等知識,是對事物的分析、對比、歸集、概括等規律。
三、滲透策略
(一)做好課前設計準備
教師應當在課程開始之前,對本課時的內容具備充分的理解,將課程當中需要進行拓展的內容、需要使用到的信息技術手段、想要進行引導和滲透的一種或幾種思想方法,通過課前的設計進行合理的梳理和編排。教師應當對課程當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該年齡段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具備基礎性的理解,幫助學生在課堂當中進行更好、更具實效性、更有意義的學習。教師應準確把握課時當中需要呈現、引入和深化的數學思想方法,比如在教學乘除法的時候,教師在課前設計上就可以先設計幾個加減法的例子,選擇能夠計算難易度適中,學生能夠在此過程當中通過如歸納、類比和轉化形成計算的轉化,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再多設計幾個練習用的練習案例,以便在課堂上學生進行實際練習。,學生能夠在此過程當中通過如歸納、類比和轉化形成計算的轉化,形成其對于歸納、轉化等數學思想方法形成初步認知。
(二)充分體驗知識
數學源自于對生活的發現、體驗和探索,來自于經驗的總結和反復的實踐。所以,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當中,想要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和融合,應當從提升學習的實效性和體驗感為切入點,讓學生能夠具備數學學習、探索和研究的積極性,在生活當中能夠不盲從、不偏信,用實踐檢驗真理,用真理來指導實踐。這種滲透方式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對某一知識具備具象的了解,在課下能夠通過這種體驗式學習方法進行自主的研究,獲得更為深刻的學習、探究體驗。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對某一知識點進行驗證,從不同的角度讓學生對其進行體驗,從而理解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比如在進行形狀以及立體幾何方面的學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課本當中給出的理論知識內容進行多方面的核驗,讓學生能夠發動腦筋嘗試進行方法的理解和驗證,通過多種不同的方法構成幾何與數字之間的聯系。學生應當根據自身的理解,對所學的幾何形狀進行制作,加深幾何圖形在其腦海當中的形象感和空間感,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進行培養。
(三)引導學生思考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心智并不成熟,所以很多教師都忽視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數學學習當中的個性。其實,數學教師應認識到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在進行相關知識內容的授課時,能夠第一時間進行數學思想方法方面的聯系。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教師應在進行充分引導的基礎上,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和想象空間,讓學生能夠進行自主探索或小組交流;對于高年級的學生而言,教師應當在授人以漁之后學會放手,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通過學生自己的思考對相關數學思想方法形成更加深入的認識。
結語
所以,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工作而言,有必要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在提升數學內容的接受理解能力的基礎上,幫助更多學生能夠在數學入門,借助思想方法的力量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提供更多積極影響。教師應該遵循反復性、過程性等基本原則,然后在教學中做好課前設計、充分體驗知識、引導學生思考,由此讓學生切實對相關的數學思想方法形成掌握。
參考文獻:
[1]王晶.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實踐探索[J].新校園(閱讀). 2014(08)
[2]姜丹.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 2013(11)
[3]張盛林.小學數學教學思想方法的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0(07)
[4]李秋偉.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滲透探討[J]. 中國校外教育. 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