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良
摘要:在中小學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一項長遠而重大的任務,小學數學教學只有遵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學有格,但不唯格”的指導思想,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自主的探索精神及相應的能務,才能達到實施數學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素質教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施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基礎教育必須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全面轉軌,已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識。所謂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和提高全體公民的基本素質為最終目的的教育。而小學的素質教育是指以開發兒童身心潛能,培養和提高兒童各方面素質為出發點和歸宿,以社會文化(包括思想品德)的傳播為宗旨,以心理品質培養為中介,以身體素質訓練為基礎的德、智、體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其最終目標是造就具有良好素質的合格公民。小學數學教學必須為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服務。這里既包括文化素質,又包括思想素質;既包括心理素質,又包括身體素質;既包括智力因素,又包括非智力因素。我在這十幾年的教學實踐和學習研究中,認識到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下面就我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轉變教育思想
長期以來,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學率及“唯分數”的影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往往只重視基本知識的教學,忽視思想品德教育的滲透;只重視解題結果的教學,忽視思維過程的訓練;只采取“滿堂灌”的教法,忽視學習能力的培養。要把教學的著眼點轉移到以提高民族素質為根本宗旨的素質教育上來,就必須轉變教育思想,破除陳舊的教育觀念,充分認識“應試教育”的弊端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大意義,從而自覺地從“應試教育”轉軌到素質教育,并根據小學數學學科特點,堅持教書育人,把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到教學之中。
通過數學的實際應用,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學習目的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小學數學教材中,不少內容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和工作都有密切聯系,教學中讓學生認識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數學教學的嚴格訓練,進行學習素質教育。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善于獨立思考,敢于克服困難的性格,是社會主義公民的良好素質之一,需要從小培養。在數學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書寫規范整潔、嚴格認真細致,自覺檢驗修正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勤于思考、不怕困難、敢于競爭的精神。
通過數學的教學內容,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動手操作、實踐探索新知,經歷“感性——理性——應用”的學習過程,意會人類認識的發展辯證過程;讓學生在動態的學習過程中,體會事物是發展變化的;引導學生溝通數學知識,認識事物間是普遍聯系的;讓學生在比較分析的認識活動中,感知矛盾的對立統一思想。
另外,還可以通過數學的一些數據、材料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通過數學教師的為人師表,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思想素質。
二、增強教書育人的意識
教師要充分認識教書育人的重要性,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內涵,有意識、有目的地結合數學教學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增強思想品德教育的意識,提高精神品質素養教育的自覺性。其次,深入挖掘小學數學教材中的精神品質素養教育的因素,明確教育的內容和要求。小學數學教材,作為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思想品德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載體,它本身就具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功能。教師可以結合教材有關內容,適時選擇富有教育意義、形象生動的插圖,有說服力的數據和統計材料,以及我國數學史上的優良傳統等內容,使學生受到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例如,我國領土遼闊廣大,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我國的長江是世界上第三大河,長6300千米。在講“百分數的認識”時,引用這樣的數據:“中國人民用占世界耕地面積7%的土地,養活了占世界上21%多的人口”。簡單的兩個百分數,自然地進行了國情教育、人口教育。還可以通過介紹祖沖之在1500年前計算出圓周率π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比歐洲早1000年,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三、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由于數的產生和發展依賴于人的實踐活動,數學中的一些概念和運算方法與實踐密切相關,數學概念的形成不單是由于客觀世界本身存在著量的規定性,還取決于人們測量、計量、度量和操作實踐,因而在概念教學時,密切聯系實際,向學生滲透一些“實踐第一”的觀點。例如,教師有意識地把加與減、乘與除、積與商、正比例與反比例、等與不等、分解與組成等種種聯系形象地提示出來或讓學生去發現,滲透矛盾的對立統一觀點;通過引導學生發現概念之間、公式之間、幾何圖形之間、量與量之間、比與除法和分數之間等相互關系,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觀點;通過“變中抓定”“一題多解”“多題一解”“一題多變”等訓練,滲透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
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結合課堂教學,教師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認真的學習態度,獨立思考、不畏困難的精神,養成計算仔細、思考認真、書寫工整、檢驗一絲不茍、聽講聚精會神、答問井井有條,以及課前自覺預習、課中主動參與、課后及時復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勢在必行的。如果我們根據教學的實際和學生的特點堅持不懈地訓練和培養,一定會取得成效的。在中小學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一項長遠而重大的任務,小學數學教學只有遵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學有格,但不唯格”的指導思想,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自主的探索精神及相應的能務,才能達到實施數學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