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利
摘要:小學這個階段,正是學生形象思維發展的最佳時期。小學生心靈的空間非常廣闊,創造性的潛能最易得到發揮。教師是閱讀活動的組織者、促進者、對話者,教師如能發掘并引領著學生品讀、感受、體驗、記憶教材中蘊藏的情趣美、想象美、意境美、精神美,課堂就會成為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的有效的教育性交往,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不斷提高。所以,教學中,我注重激發閱讀興趣,指導閱讀方法,擴大積累,讀寫結合,嘗試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
二十一世紀,科學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競爭的核心,而科學是建立在人才的基礎上。人才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漫長且艱苦的過程。培養人才必須要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因為閱讀是他們獲取知識的基本途徑和重要手段,具有發展智力、拓展思維、陶冶情操等作用。閱讀能力對大多數正常人來說,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培養的。小學時期,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的黃金時期,也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關鍵時期,是影響學生發展的一個重大轉折時期。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一、調動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促進學生自主閱讀
閱讀是視覺材料中獲取信息的過程,視覺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圖片,通過閱讀不僅能夠達到提升自我修養的效果,還能豐富人的知識儲備。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著小學生注意力難以長時間保持集中的問題,針對于上述問題,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融入、游戲融入等方式,調動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促進學生的自主閱讀。
(一)融入網絡技術,吸引學生注意力
現代網絡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融入,能夠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將枯燥的課程教學氛圍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使學生能夠自主參與到語文閱讀學習中,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也能夠產生重要影響。比如在組織學生閱讀《草船借箭》這一項內容中,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則可以為學生播放“赤壁之戰”影視劇的片段,從而勾起學生閱讀《草船借箭》課文的興趣。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在“諸葛亮”向“周瑜”立下籌箭十萬支的軍令狀時暫停播放……提問學生:“如果你是諸葛亮會怎么籌備這十萬支箭呢?”等問題,通過問題與學生進行互動。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后,教師可以繼續為學生播放視頻片段,使學生能夠了解諸葛亮的方法。這種方式能夠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使學生能夠積極思考,加強課堂教學中的互動,為小學生語文閱讀知識、中心思想的進一步了解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引入游戲活動,保持學生閱讀熱情
小學生通常比較喜歡游戲活動,教師可以基于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將游戲活動融入閱讀教學活動中,使學生能夠保持閱讀的熱情。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清明上河圖》一課時,教師則可以借助投影儀將清明上河圖展示給同學們,接著叫一名同學選擇一個場景進行描述,讓其余的學生在下面猜測一下這位同學描述的是哪個場景。多種多樣的游戲形式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使學生能夠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二、創設良好的語文閱讀環境,營造積極閱讀氛圍
荀子曾經說過:“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環境對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培養能夠產生重要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創設良好的語文閱讀環境,鼓勵學生自主閱讀,營造積極的閱讀氛圍。比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建立閱讀小組,小組成員之間可以每周定下一個閱讀目標,一同鼓勵、一起監督、共同進步。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能夠使小學生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在積極的環境影響下增強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一旦小學生面臨閱讀困難,則可以與閱讀小組的成員進行討論,如果解答不了則可以向教師提問。同時,學校還可以積極開展與閱讀相關的比賽活動,比如詩歌朗誦比賽、講故事比賽、辯論賽、讀書競賽等,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與學生家長進行交流,開展“我與媽媽一起閱讀”等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并通過讓孩子寫讀后感的方式對家庭閱讀情況進行監督,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且增強其寫作水平。
三、開展個性化語文閱讀活動,增加學生知識儲備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閱讀習慣的形成,與其閱讀興趣密切相關。世界上的書籍千千萬萬種,教師需要鼓勵學生自主閱讀,結合其興趣愛好自主閱讀。教師可以輔助學生進行書籍的選擇,比如喜歡科學知識的學生則可以推薦《我們愛科學》圖書,喜歡童話故事的學生,則可以為其推薦《科學王國里的故事》、《神奇的符號》等書籍,對人體結構感興趣,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理的學生,則可以為其推薦《細菌世界歷險記》等書籍。每個兒童的性格都不同,教師需要多鼓勵學生,不能固定學生必須看哪一類書籍,而是應當充分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個性化閱讀,保持持續性的閱讀興趣,進而逐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閱讀的過程變得更加輕松、愉快,使學生能夠在閑暇的時光中能夠自主閱讀,將被動閱讀轉變為主動閱讀。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摘錄一些優美的短文、詩句等,養成摘抄的習慣,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結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需要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思維特點等進行教學指導,發揮個性化教學的作用效果,關注學生思維與情感的發展。教師可以通過調動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促進學生自主閱讀;創設良好的語文閱讀環境,營造積極閱讀氛圍以及開展個性化語文閱讀活動,增加學生知識儲備等方式,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使學生能夠積極思考,加強課堂教學中的互動,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郭小華. 談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八卷)[C]. 2014:2
[2]劉華. 淺談少數民族地區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A]. 百川利康(北京)國際醫學研究院.2014年教育探索與實踐學術論文集[C].百川利康(北京)國際醫學研究院.2014:1
[3]楊秀芬. 優化小學語文教學 提高閱讀能力[A]. .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二卷)[C]. 2012:2
[4]顏萌. 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生課堂閱讀能力的培養[A]. 中國電子學會信息論分會.中國電子學會第十七屆信息論學術年會論文集[C].中國電子學會信息論分會.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