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影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中,取得音樂教學的真正實效,可以通過多方位、多角度的改革來實現?!坝行Ы虒W”,是新課程改革研究的熱門課題,是各門學科課堂教學追求的目標之一,通過實踐,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實施活動教學策略、實施全面關注策略,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合作、互動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習音樂、體驗音樂、欣賞音樂,獲得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音樂教學;小組合作;創造性思維
在新課程改革中,取得音樂教學的真正實效,可以通過多方位、多角度的改革來實現?!坝行Ы虒W”,是新課程改革研究的熱門課題,是各門學科課堂教學追求的目標之一,通過實踐,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實施活動教學策略、實施全面關注策略,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合作、互動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習音樂、體驗音樂、欣賞音樂,獲得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注重音樂審美體驗
我在每節課的教學設計中都比較注重一音樂審美為核心的這個基礎理念,這一理念常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的魅力,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并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對音樂律動的參與放在重要位置。首先,教師從自身的點滴做起,一方面,上課是注意歌聲美,琴聲美,語言美,教態美,服飾美等,讓學生從教師的身上體會到美,從而使學生喜愛老師,進而喜歡上音樂課。另一方面,通過聆聽音樂,表現音樂,音樂創造等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情感的共鳴,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以利于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教師必須加強業務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努力挖掘身邊的音樂資源并運用到音樂課堂教學中來,使學生對我們周圍的音樂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增強他們對音樂的注意力和感受力。
二、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時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首先給學生適當思維時間、空間 。在教學過程中,我每節課至少要留五分鐘時間,讓學生表現自己,鼓勵學生在他人面前自信的表現,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每節課還設計一些值得研究、可討論的問題。讓學生創造性的思考回答。注重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并且從不用教師的思維定勢去約束學生,應尊重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及理解,讓學生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主要是通過提供開放式的音樂情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是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一種有效的途徑。通過小組學習,學生們從中可挖掘自身的潛力。如:組織能力、交際能力、合作意識、團結精神等。我上課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項音樂活動,提高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結精神。同時注重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是藝術乃至整個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是藝術教育功能和價值的重要體現。在教學過程中,設計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以往的音樂課有個誤區:把創造單純看成是作曲。我覺得音樂課中的創造可以多種多樣,豐富多彩。如:根據音樂編動作,創造新詞,用聲音創編故事等等。就如同用鈴鼓發出聲音,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創造,讓全班同學想一種不同的敲擊方法讓鈴鼓發出聲音,讓全班同學一起來進行創造性學習。
三、在音樂教學中注重音樂的欣賞
音樂課教學中,注重對音樂的欣賞很重要。必須有大量配合教材內容的資料,教師要尋找、開發、制作教學資源和資料。 在教學的準備中,應該集思廣益,要善于利用短信時代的各種資源。廣大音樂老師要善于發現自己身邊的材料,在自己的生活環境中找尋更貼切的、鮮活的、適應于本地區學生學習的材料。例如:還是在上《小烏鴉愛媽媽》這一課時,為了讓孩子能深切地體會到烏鴉母子之間的感情,我讓學生在課前找出和媽合影,在上課時讓小朋友上來給全班同學看,并講述和媽媽之間的動人故事,老師再把課前收集到的許多動物母子之間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看,并配于抒情的音樂,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都受到了感動。再如:在教學生認識音的高低時,我的做法是:準備七只透明的玻璃杯,杯里分別放入不同容量的水,(用筷子敲擊時能發出不同的音高)。上課時,我在桌子上把七只杯子一字排開,再拿出一根筷子,對學生說;“我們今天來找音樂!音樂就在這七只杯子里,誰來找一找?”學生覺得很新奇,都爭著要來找音樂......讓學生生動活潑地學到了音樂知識??梢姡灰覀冇眯膶ふ遥钪锌梢岳玫馁Y源還是很多的。
四、應重視家庭和社會環境
對學生音樂愛好、審美情趣的影響,在教學中要善于運用民族民間音樂資源,使學生受到民族音樂文化的熏陶;可組織學生聽民間藝人表演等。課時,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將傳統的以唱為主的形式改變為唱、跳、奏、說、畫、演等合為一體,增加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由于每個同學對角色的理解不同,在演繹的過程中會存在著差異。因此,在開展各種活動時應要求全體同學都要參與,以小組為單位,將他們分為導演組、舞蹈組、伴唱組、伴奏組、美術組等,每個小組都有具體的任務。在任務的驅動下,每個組表現都很積極,常常用課余時間在班里或借用音樂室排練他們自己編寫的話劇、小品,編排舞蹈和時裝表演等節目,然后他們利用周末或班對會等時間,展現他們的作品,從主持到編排節目以及拍攝都由同學們自己完成,他們如愿以償的開展了別開生面的“班級音樂會”活動。由于整個活動是每個學生主動參與,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對音樂的感悟和審美能力。
總之,要想提高小學音樂課的課堂效益,必須注重教師自身的音樂素養,對音樂的欣賞,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的同時貼近生活、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農村小學音樂課教學得到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