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應用性極強的社會用語---公示語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公示語進行有效的課堂設計,從而促進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公示語 大學英語 教學 職業能力
公示語又名揭示語、標識語、標記語、標示語,是常見于公共場所的特殊文本,表示對公眾的某個要求或引起人們的某種注意,其用詞簡潔,易懂,有些配有圖片。公示語作為一種應用性極強的社會用語,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關。它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作為語篇的文本功能之外的人際功能,公示語在規范人員的社會行為、調整人際關系/提高生產效率和構建和諧社會方面意義重大。
大學英語課程不僅為在校學生打好語言基礎,更要培養學生應用語言的技能和用英語處理日常和涉外事務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觀察學生公示語翻譯及其糾錯的情況時,會發現學生大多無法發現公示語英譯中的不規范現象及錯誤之處,對很多拼寫、語法錯誤沒有判斷能力,公示語翻譯能力較差。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不能離開為社會服務這一目的,公示語翻譯由于其具有重要的社會交際功能,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應給予適當的重視,適時貫穿公示語翻譯教學。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將公示語翻譯貫穿于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一、公示語翻譯貫穿于教學內容中
學生畢業后,作為社會人參與到社會工作活動中,公示語有著為社會服務、指示、提示、限制和強制的作用,不論是在國內從事涉外工作還是在國外工作,當我們熟悉的一套符號、習俗、行為模式、社會關系、價值觀念等被另外一套所取代時,很多人會產生一種文化失落和語言失誤的現象,即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對文化環境的緊張感。為了避免這種負面的文化休克和語言休克對畢業生職業能力的影響,將公示語翻譯內容貫穿于大學英語教學課程中是完全必要的。學生進入高校時,本身有一定的語言基礎,在老師的指導下是能夠獨立完成和探索整合類的學習任務;學生對中西文化處在定型與未定型之間,這也是了解新事物的積極階段,因此公示語貫穿大學英語教學中是可行的。
教師可將英語公示語及其公示語的英漢互譯納入英語教學內容,在口語、寫作、閱讀、翻譯等課程中可有不同形式的體現。公示語范例的選材上要做到材料真實,最好能夠采用學生生活城市的公示語實例。
二、以學生實踐促進其應用能力的培養
教師在引入公示語翻譯對學生外語職業能力培養的過程中,要盡量讓學生參與到語言素材收集、選編、對比和討論,即讓學生為了掌握英語而有意識地學習和研究該語言,達成學生“習得”一定知識內容的目的。
在資料收集方面,師生都要能夠走出課堂,尋找立體多維的真實性資料,采用現代信息采集的方式和手段,可以布置學生課下分組采集國外的英語公示語和國內不同場合下的公示語;而后將采集到的公示語按照公示語的使用場所、使用領域、使用功能進行歸類。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起到主導作用,幫助學生對中英文公示語表達對應進行比對,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文化定型,讓學生把錯誤的表達整理出來,探討公示語翻譯的失誤表現、特征、分類、原因,從而形成正確的文化定型建構和公示語翻譯實踐能力。
三、嚴謹精巧的課堂設計
師生在課堂上共同討論所收集到的資料,在翻譯課上老師可將同一公示語經常誤譯的版本讓學生進行分析,將常見的語法和拼寫錯誤、譯名不統一、拼音與英語混用等翻譯問題結合替代、仿譯、增減及省略等翻譯方法逐一進行實例講解,培養學生翻譯實踐的能力。
這些素材不僅僅是翻譯教學中的素材,它廣泛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的各個項目板塊中。譬如:在口語課上,老師可給出一組同一情境下兩個完全不同的英語公示語,讓學生根據內容做情境對話或小品,學生完成后老師指導學生對語言表達和處理方式進行評價,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交際能力及用英語處理問題的能力;在閱讀課上,教師可就課文中的公示語引出公示語文化這一主題,然后開展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對中英文公示語表達的不同效果作以分析,最后學生以演講或書面主題報告的形式將理解內容表達出來。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擅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案例法、情景模擬法、交際法,強調目的語的應用。由于在語言輸出上學生會受到授課教師較多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注意自己語言的凝練、提高課堂上教師話語質量。課上信息輸入的選取要做到準確、真實并及時更新,授課內容多以圖片和文字結合的方式呈現,在解釋某一現象、案例時,盡量將其放入特定的語境之下展現,而不是孤立的例子。在語言輸入上做到信息的真實與合適,語言輸入同樣也要循序漸進,在開始時,教師可選擇較為簡單的公示語作為實力,如:售票處(Ticket Office)、小心碰頭(Mind your head)、旅客止步(Staff Only),隨著學生對公示語翻譯的理解和使用水平得到指導和提升后,教師可引入口號類、廣告類的公示語作為學生學習、練習及研究的素材。
四、正確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
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要力求全面,教學中對目的語文化的側重是必要的,但是真正的文化交際是雙向的,要遵循對比原則,尤其在公示語的字面翻譯上對學生更要做好語言文化比較工作,如“歡迎您再來”在中國是常見的公共語,是為了表達希望客人下次能夠再次來到意思,常被翻譯為“Welcome you again”,這會被理解為“歡迎第二次來”,而“Thank you for your coming”才是合適的翻譯;另外一例,如:“我們關注,歡迎批評”中,這里歡迎同樣不適合翻譯為“Welcome your comments”,而建議譯為“We do care and appreciate your comments”。教師要培養學生做到目的語與母語相得益彰,雙語文化鑒賞能力相互促進;語言的共性決定了母語是英語學習不可或缺的基礎,教師通過公示語翻譯實踐教學要培養學生在掌握母語和母語文化的基礎上再對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進行比較,進而才能理解并適應目的語文化,提高英語交際能力。
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應給予公示語教學一定的空間,加強對學生文化知識和語用知識的培養,讓學生充分了解到公示語翻譯的角度。公示語翻譯貫穿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有利于學生英漢語言能力、職業能力、社會交往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戴宗顯.公示語漢英翻譯研究[J].中國翻譯,2005(6).
[2]何劍海.公示語翻譯與英語教學[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8.
[3]吳丹.公示語翻譯與專業英語教學[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 2013.
[4]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基金項目】2014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院級基金課題“東莞市公示語漢英翻譯現狀調查及雙語標識規范化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14a22,項目負責人:郭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