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
摘 要:初中數學的教學工作非常具有挑戰性。在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指導下,教師要想更加輕松地完成教學計劃,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幫助初中生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培養起初中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就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互動手段,為初中生樹立“生活大數學”的全新學習理念。結合人教版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經驗,提出了利用多元互動方式幫助初中生打造“生活大數學”學習理念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多元互動;教學互動
在初中教學課程標準中有這樣一句話:“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一句話只有短短的八個字,但卻精妙地揭示出了數學學科和現實生活之間緊密的聯系。利用這種聯系,將生活中以及其他學科中出現的,可以用初中數學的道理加以闡述和說明的現象引入初中數學的教學課堂,將多元化的科學道理用數學的語言加以描述,就能有效增強初中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實用性。進而提升初中生研究、應用數學知識的興趣,為初中生樹立“生活大數學”的學習理念,幫助初中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創造多元互動機會,溝通“生活”與“數學”
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上,為了更好地調動初中生對于數學學科知識的興趣,教師可以從生活現象入手,通過先闡述生活現象的方式,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然后,在現象中,提出與教學課程內容有關的數學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這樣的教學方式,將會最大限度地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相關印象,在“生活”與“數學”中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更為重要的是,學生會因為對于生活現象的興趣而提出比以往更多的問題,從而有效創造出數量更多且更多元化的互動機會,增強初中數學課堂的趣味性。以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一課“正數和負數”的課堂教學為例。在剛剛開始上課的時候,教師向學生提問:“大家在今年過春節的時候,有沒有收到壓歲錢呢?”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有!”教師接著問:“你是怎么花掉這些壓歲錢的?誰愿意站起來和大家說說?”一位男學生立刻站起身大聲地說:“買了好玩的玩具。”教師接著再問:“你的壓歲錢,買玩具之后,有剩下嗎?”男學生小聲地說:“沒有剩下,還多和我媽要了點錢才夠。”這時一個女生站起來說:“我買了書,壓歲錢還剩下不少,讓我媽媽幫我存起來了。”于是,教師在黑板上寫出兩位學生的名字,并在他們的名字后面標注一個“正號”,一個“負號”。然后教師從分析這兩位學生手中的壓歲錢的多少入手,引導學生了解到,那些剩余的壓歲錢就相當于個人資產的“正數”,而花光了壓歲錢之后又借的錢就相當于個人資產的“負數”。一個簡單的認識正數和負數的過程,學生也對個人資產和理性理財建立了基本的認知,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加深多元互動效果,融合“數學”與“生活”
初中生的學習習慣還沒有完全養成,所以容易出現對于前期學過的知識點掌握不牢的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到教師不能按照既定的教學節奏完成教學計劃。這時就需要教師注重在知識點的講解時更多地融入生活的元素,利用“同理”關系,將抽象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轉化為方便理解的生活現象,從而利用多元化的教學互動,加深學生對互動教學知識點的印象,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經常性地回憶起相關的教學知識點,進而達到在生活中溫故知新的效果。以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的課堂教學為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加深學生對于全等三角形三條邊的邊長、角度都對應相等的“判定條件”的印象,教師可以將三角形抽象化,以家庭關系的方式進行教學。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首先對學生說:“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僅僅是全等三角形的三個角和三條邊對應相等,還有一樣東西是以全等三角形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的,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學生猜了幾個答案,但是沒有人猜對。這個時候,教師略帶感情,語速緩慢地說:“在你們的家里,你們的爸爸、媽媽和你們自己,你們三個人之間的關系,就是一個全等三角形。”學生充滿不解地互相對望。教師繼續慢慢地說:“你們的爸爸對你們的媽媽的愛,和你們的爸爸對你們的愛,和你們的媽媽對你們的愛,都是相等的。就像這等邊三角形一樣,三個角就是愛的方式,三條邊就是愛的深度。當你們也像你們的爸爸媽媽愛你們一樣去愛他們,回報他們,你們家里的全等三角形就出現了。”在教師的點撥下,所有學生都恍然大悟,有的學生在仔細觀察全等三角形的形狀之后,竟然流下了眼淚。深層次的互動打動了學生的心,更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
三、創新多元互動方式,營造“生活大數學”
初中生學習數學的心理壓力非常大,除了新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帶來的壓力之外,升學的壓力也開始在無形之中成為學生的心理負擔。在多重心理壓力的重壓之下,難免會有學生因為對于部分知識點的掌握效果不理想而對自己的未來失去信心。要想幫助所有的初中生保持一個積極上進的學習態度,就必須時刻督促學生學習。可是初中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對于他們的學習狀況和生活節奏的過分干預,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造成反效果。所以,既要達到敦促學生學習的目的,又不能引起學生的反感,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創新教學互動的新方式,采用創新的“數學學習心得交換日記”的方式,進行創新式的多元互動教學。這種方式可以貫穿在初中數學教學的始終,具體的做法是,教師將學生每天的作業布置成完成一些習題以及一篇以完成數學作業的感受為主題的數學學習日記。這樣一來,學生既沒有辦法抄作業,也沒有辦法逃避作業,既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在教師和學生之間開通一個相對私密的教學互動渠道,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保持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持續促進。
初中數學的教學工作任務重、難度大,既需要調控教學節奏,幫助初中生適應多學科學習的全新節奏,又要幫助初中生養成健康的數學學科學習習慣,按照學習計劃完成相應的教學工作。所以,對于初中數學教師來說,只有主動出擊,采取多元化的教學互動,將教學的壓力轉移到生活當中,這樣才能降低教學的難度,更好地將教師的注意力集中在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上,不斷創造出全新的教學方法,推動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改良和進步,幫助初中生樹立“生活大數學”的學習理念。
參考文獻:
[1]尤進芬.初中數學思維多元化教學淺議[J].學周刊,2011.
[2]馮樹東.數學教學中多元化教學[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