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來國
摘 要: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屬于學校素質教育當中一項至關重要的內容,更是初中階段學校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任務。認真貫徹落實體育教育教學工作意義重大,對如何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動機進行分析,目的是為了從根本上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體育學習;初中體育;教學質量
興趣與動機主要是指學生基于事情本身產生的一種內在驅動性,學生會基于一定的心理,產生內在驅動性,這種驅動性就是學生想要去完成一件事時使用的動力源。反過來看,動機同樣也是學生的關注趨向與內在需求。本文綜合反映了學生在學習生活當中所追求的對體育的熱情如何為形成興趣需要找到需求點,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質量。
一、營造體育學習氛圍
基于新課改環境,體育教師應當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創造性的發揮,為學生構建良好的體育學習環境和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轉變教師在課堂當中死板、嚴苛的狀態與形象。例如,體育課上,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教學內容,親身示范體育規范動作;當學生完成某一項教學動作之后,教師應當給予評價,并通過擊掌或者是鼓勵性的吶喊向學生傳達一種友好的情緒。
二、把握學生學習動機
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特征中最為顯著的就是獵奇性心理比較強,為此體育教學應當充分把握住這個心理,通過對教材內容以及教學具體形式的把握,做到抓住學生的心理。
例如,在學習跳遠時,如果形式單一,學生就不是很感興趣,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設置一些關卡,讓學生跳進指定的位置,學生就能夠在這種環境與設計當中去認真學習。
三、鼓勵學生的表現
初中學生具有希望被關注的心理特點,因此在教學活動開展中,體育教師應當對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注與積極評價。時時刻刻關心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實際提升情況能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得到成功體驗。同時,還應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例如,學生在完成規定動作之后,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并指導學生采用怎樣的方式能夠完成得更好,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如果學生的動作完成得不好,教師也應當鼓勵他:“沒有關系,已經做得很好了。”通過這些方法可以鼓勵學生想要進一步學習。
綜上所述,能夠從根本上激發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通過為學生創設動機讓學生了解到學習體育的重要意義。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課堂完成相關的教學任務,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全面提升我國初中階段素質教育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吳藝林.新課改環境下的體育教學存在主要問題分析[J].新課改學習:中,2011(02).
[2]朱曉軍.合作學習教學法當中的初中體育教學實踐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