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麗華
摘 要:如何在新課程改革中深入實施多元化的音樂教學,豐富音樂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多元化音樂課堂上表現美,感受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樂趣?根據音樂教學實踐,探討了如何運用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多元化教學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關鍵詞:音樂課堂;多元化;自主;合作;創新
多元化音樂教學模式,適應兒童發展的需要,強調創造性學習。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新課程改革促使每位教師在自己的教學中關切全體學生,不斷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有效的多元化的音樂教學模式,豐富了音樂課堂的教學內容,注重全體學生音樂素養的發展,使學生在音樂課改的課堂上,樂于探究,主動參與,使課改的理念鮮明地體現在音樂課堂之中,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進行有效的合作交流,掌握音樂知識的技能,培養了學生學習音樂的意識和能力。
一、創作表演在音樂課堂上
音樂教學課堂是發展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的重要場所之一,創作表演動作是一種創造性活動,是學生自我實現創造性學習的有效過程,學生是一幅幅多彩的畫卷,教師應積極挖掘學生內心與外界交流的潛質,在教學中多給學生一些創造的空間,使學生在自己的創編表演活動中,走進音樂,表達情感,感受音樂的快樂,從而讓學在自己的音樂創編實踐中體會到“動手做,更能學得好”。創編表演動作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小學生活潑好動、善于表現,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為他們提供創造的時機,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引領學生有意識地進行創造嘗試。如,在教學歌曲《理發師》一課時,根據歌曲的內容創編動作,表演理發師工作時的樂觀向上,熱情為客人理發的情景,學生愉快地參與,積極主動地投入情感體驗和形象思維中,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用自創的動作,創造性地表現歌曲,學生在創編中收獲著審美的愉悅和心靈的滿足感,增強了動作的協調性,豐富了情感體驗,領略音樂的美好。又如,在歌唱《大家一起來》的教學中,學生吐字清晰、熱情充滿活力地演唱后,教師出示課件展示手臂與軀干的基本動作與基本步伐,引導學生分成小組合作探究,根據歌曲歌詞的內容和課件顯示手臂與軀干的基本動作與基本步伐,并加上隊形的變化和造型,創編韻律操《大家一起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以審美的角度去創編,動作協調、舒展、美觀,隊形的變化要有創意,造型要適合歌曲的意境。學生在這一默契的合作中,心情愉快,動作的協調能力和舞蹈的審美能力提高了。
二、用圖畫表現音樂
音樂是發展審美感的重要途徑,能激發學生的表現力,在絢麗多彩的音樂世界里,學生應更多地學習到人類音樂寶庫中的精髓,在探索音樂教學的改革中,教師應更多地運用豐富的多元化音樂教學,引領學生在多元的思考、多元的視角中收獲音樂的審美體驗。用圖畫表現音樂,是讓學生獲得豐富表現音樂的方法,進一步拓寬學生理解音樂的視野,是開辟學生音樂創造與探索的又一途徑。藝術的相通性讓學生用手中的筆積極展開豐富的想象,把自己感受到的音樂形象用筆描繪出來,把美妙的音樂變成了絢麗的色彩。這種創作的空間,更好地培養了學生音樂的感受能力、想象力,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如,聆聽《春天的故事》,教師引領學生在體驗春天給人們帶來希望的同時,啟發學生用綠色表現春天的生機勃勃,一幅幅稚氣、大膽、富有創造力、多彩的美麗圖畫,隨著美妙的音樂從他們手中繪制出來,美麗的圖畫與美妙的音樂融為一體,令他們賞心悅目,學生在這樣愉快的創造中陶冶情感,開闊了他們學習音樂的視野。
三、創編進入音樂課堂
1.合作探究為歌曲創編歌詞
創編歌詞是發揮學生想象力和思維潛能的學習手段,對鍛煉學生表達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一定的幫助,德國音樂家奧爾夫說過:“兒童是音樂的源頭,一切音樂活動均產生于兒童的內在需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創作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如,小組合作為歌曲《幸福拍手歌》編創第五段歌詞并表演,教師引領學生將課內與課外掌握的知識融在一起,創編出生動形象的拍手歌:如果幸福你就笑一笑,如果幸福你就跳一跳……這一過程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積極參與、合作、融會貫通,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又如,在唱歌《田野在召喚》的教學中,學生在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后,教師引導學生在歌曲的xx處設計聲音或動作,使歌曲變得更加有活力,更加有朝氣。學生在這一環節中,情緒愉悅起來,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有的在xx處設計用“啦啦”演唱,有的在xx處設計用“[呵] [來][呵] [來]”演唱,有的在xx處設計一個有優美的動作,有的在xx處設計[xxx] 的節奏……大家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自己的探索精神,推動了學生的學習動力,他們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了。
2.合作探究為歌曲創編節奏短句
創編節奏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幫助學生鍛煉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師應積極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鼓勵、肯定學生,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創編節奏中,大家互相討論,相互分享,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和體驗,讓每一個學生的創造潛能充分發揮,充分發揮了研究性學習的作用,使學生受益終身。如用[xxx] 和x—創作5~8小節的節奏短句并讀一讀,再添上相應的字詞,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式學習,他們圍坐在一圈,進行思考、討論。在節奏練習創作活動時,每個人的心靈碰在一起,他們在拍一拍、打一打、讀一讀的過程中,愉快地完成了創編節奏的任務,體驗共同合作的樂趣,創造節奏時的激情與探究學習的熱情、相互學習的精神,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多元化音樂教學,是在關注每一個學生探究性學習的音樂實踐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創新能力,拓展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視野,讓學生感受到音樂世界的美麗、合作探究的樂趣,提升了學生音樂技能與素養。因此,音樂教師在深入實施課程改革中,要不斷研究學習音樂教育理論,不斷在自己的音樂教學實踐中進行反思,積極探究音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不斷提升素質,轉變教育觀念和角色,掌握廣博的音樂知識,積極投入到課程改革的大潮中,讓每一個學生在音樂的海洋中飛翔!
參考文獻:
[1]金亞文.小學音樂新課程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7.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的對話[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06.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