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青松
摘 要:數學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教學內容枯燥乏味,沒有生動的故事情節和生動形象的語言,所以很難使學生對它產生興趣。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認識能力差,對于數學教材中的很多知識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因此,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應該是目前廣大小學數學教師高度重視和極力探索的重點問題。
關鍵詞:學習興趣;教學效率;小學數學
古人云:“教未見趣,必不樂學?!迸d趣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原動力,學生只有產生了興趣,才能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探索數學的奧秘,才能體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那么,面對枯燥的學科,我們如何才能改變學生對它的印象,對它產生學習興趣,并以此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呢?下面,本文就從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融入趣味性游戲這兩個方面,對此論題進行闡述,希望可以給廣大同仁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一、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孕育
以往小學數學教學,教師通常是用口頭語言對教材知識進行講解,忽視學生的實際操作,這就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缺乏感性的認識,體會不到數學學習的愉悅和樂趣。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只有讓學生在認識過程中感受自己智力,體會創造的愉悅,才能激發學生高昂持久的興趣?!彼?,作為小學數學教師的我們,不應把數學知識進行枯燥乏味的語言式講解,而應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變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數學事實,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孕育,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比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中的“長方體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對長方體的特征有深入理解和認識,我就把班里學生四人分為了一組,每一組提供6個長方形硬紙板,讓他們利用這6個硬紙板,糊一個長方體紙盒,學生在糊的過程中,就能體驗到只有相對的兩個長方體硬紙板大小相等、形狀相同,長方體紙盒才能順利糊成。這樣,我通過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快樂和愉悅,改變了數學學科在學生心目中枯燥乏味的印象,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孕育,有利于提升本節課的教學質量。
二、融入趣味性游戲,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
小學生年齡小,喜歡玩各種各樣新穎有趣的游戲,只要有游戲,他們就會精神百倍,注意力高度集中。若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入豐富多彩的游戲,就能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學生就會變得樂于學數學,善于學數學,從而使他們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就可選擇一些符合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游戲,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學習了四年級下冊中“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這節知識后,我就組織學生玩了一個名為“逛超市”的游戲,具體方法為:講臺上放上我提前準備好的各種商品的圖片和價格標簽,如文具盒3.5元,巧克力7.7元,鉛筆0.5元,面包3.6元,酸奶8.8元,橡皮0.7元等等,然后,5人為一組,其中兩人扮演售貨員,三人扮演顧客,讓他們經歷算錢、付錢、找錢的過程,在這三個過程中出錯最少的小組,為勝利的小組。如此富有趣味性和競爭性的游戲,既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幫助學生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知識,有利于提高本節課的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必須意識到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發展所起的重要意義,并廣為搜集和探索各種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使學生熱愛數學、喜歡數學,并使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參考文獻:
武友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11).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