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曉梅
摘 要: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由于教師應試思想觀念根深蒂固,導致教學過程變得枯燥無味,這對于具有愛玩、好動性格特征的小學生來講無疑是一種苦役,因此,如何使語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就成了當前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極力探索和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動有趣;問題情境;扮演活動
本文結合筆者多年教學摸索和總結,對如何使小學語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做一番簡單闡述。
一、精心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探索欲望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這句話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思維活動,往往都是從質疑開始的。而且,小學階段學生注意力渙散、自控能力差,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能在講課過程中向學生提出富有趣味性的問題,就能牢牢抓住學生眼球,使學生對課文知識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
比如,在學習三年級下冊中《驚弓之鳥》這篇課文時,上課一開始,我就向學生問道:“同學們,假如讓你把天空中正在飛著的一只大雁打下來,你們會用什么方法?”“用槍”“彈弓”……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我繼續說道:“你們知道嗎,在古代,一個射箭手不用射箭,只把弓一拉,在天上飛的大雁就能掉下來,神不神奇?你們想知道其中的緣由嗎?”“想!”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道。這樣,我通過向學生提出富有懸念性的問題,一方面活躍了課堂氣氛;另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從而使學生迅速進入對課文新知的學習和探索中。
二、引入角色扮演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小學生天性愛動,且善于模仿、扮演欲望強,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就可適當引入角色扮演這一活動,這樣既可滿足學生的表演欲望,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還給語文課堂增添了一絲活力。
比如,在學習三年級下冊中《爭吵》這篇課文時,我就在班里選了幾名學生,讓他們分別扮演課文中的角色,如“我”“克萊諦”“老師”“父親”等,然后要求他們把“我”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臟而發生爭吵這件事以真實、生動的方式表演出來,如此,既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也使學生真實體會了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從而使他們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寬容的道理。
總之,我們要打破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想方設法使語文課堂變得“活”起來,讓學生以歡快、愉悅的心情參與語文學習活動。
參考文獻:
趙丹芳.小學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培養的研究.華中師范大學,2012(10).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