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對于學生而言,閱讀與寫作是最難學且不知如何下手的部分,而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與寫作水平努力尋找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陷入教學誤區,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分析了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中的誤區,并進行了教學反思,提出有實踐意義的改進方法,從而讓學生能夠輕松快樂地學習英語。
關鍵詞:英語閱讀;寫作教學;誤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提出,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應注重加強對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培養,這就為中學英語教學指明了方向。而在英語試卷中閱讀與寫作所占比例很大,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得分率,在平時的教學中使用各種方法,在這一過程中不少教師都陷入了教學誤區,沒有把握住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精髓,導致學生盲目地學習而達不到效果。現結合教學實際,闡述中學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中的誤區,并經過教學反思,提出有實踐意義的改進方法。
一、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意義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非常重要的兩大教學任務。對于初中生來說,閱讀已不再像以前僅局限于簡單的句式,初中閱讀文本也不再是簡單的對話,而是一篇簡短的英文小故事或是英文小短文,學生要通過讀和看實現學習目的。閱讀能增強學生語感,使其在考試中能夠游刃有余。同時,通過閱讀可增強學生與人交流的能力,這也是學習英語的另一個目的。對于中學生來說,有較強的閱讀能力能夠使其在考試中贏得高分,提高英語成績。另外,閱讀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通過寫作又能知道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由此可以看出,閱讀與寫作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重點,教師應在平時的教學中找好方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
二、中學閱讀與寫作教學誤區
大部分英語教師都能意識到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性,因此,教師都費盡心思地研究教學方法,從而陷入了教學誤區,忽視了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忽視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學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片面地認為英語閱讀就是大聲讀書
一些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對英語文章進行熟讀,甚至有的教師要求學生背誦相關段落或是全篇文章。他們認為,只要將文章讀熟學生就會理解,從而能夠應對考試中的閱讀試題。朗讀雖然是練口語,但也要講究方式方法,只是讓學生一味地死讀書,學生只會感到枯燥無味,久而久之失去了閱讀興趣,從而對學習英語失去信心。
2.大量做題就能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一些英語教師為了應付試卷中的閱讀理解題目,要求學生在平時不斷做閱讀試題,把學生看成做題的機器。要想提高閱讀能力,教師不應只是要求學生大量做題,而應教給學生解題技巧。
3.在寫作方面,教師認為學生能夠運用平時背誦的好詞好句就行
這種想法是片面的,中學的寫作要求學生能夠做到語句通順連貫、語法正確、有優美的語句段落便能獲得高分。而教師認為用華麗辭藻堆砌的文章是不可選的。
4.要求學生的寫作字數越多越好
一些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寫作這部分內容時,告訴學生要盡量多寫內容,讓文章的內容充實。其實使文章內容充實本無可厚非,學生為了湊字數而不顧語法句式的正確與否,使得所寫文章弄巧成拙。
三、實踐性教學反思與改進方法
1.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使其在閱讀過程中學會領悟、
感受
當學生拿到一篇文章時,教師應首先指導學生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理解去閱讀,有目的地去閱讀,從而加深閱讀印象。
2.教給學生解題技巧,尋找做題規律
不同的文章類型有不同的解題方法,盲目地閱讀,盲目地做題收不到效果。因此,教師應教給學生解題技巧,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解題思路,順著解題思路找到合適的解題方法;避免搞題海戰術,只要一個類型的題目學生能夠掌握即可。
3.指導學生學會積累與運用的方法
當然,好的文章離不開好詞好句,要想掌握好詞好句并運用到實際寫作中也需要不斷積累,教師應告訴學生積累的重要性并教
給積累的方法。同時,強調在寫作中要保證單詞的準確,文章語句通順連貫,還要學會運用不同的句式,只有做到這樣所寫文章才能得高分。
4.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指導
由于學生在各方面均存在差異性,因此在教學中應進行分層次、有針對性的指導;對于成績稍差的學生要求要放低,在寫作時能夠字數即可;而對于成績好的學生要求他們達到字數的同時還要豐富文章內容。
總之,中學英語教師應在重視閱讀與寫作教學的同時,要找到適合學生有效的教學方法,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重點抓好學生的英語單詞和語法教學,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
參考文獻:
[1]王春玲.初中英語閱讀分層教學的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9).
[2]郭寧.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體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04).
作者簡介:郭進城,1970年2月出生,男,漢族,籍貫:貴州甕安,學歷:本科,職稱:中學高級,研究方向:中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