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旦玉珍
摘 要:初中化學是后續理科知識學習的基礎,傳統理論性的教學方法存在很多弊端,嚴重影響教育質量。簡述了影響初中化學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通過對授課方法的探討,總結出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幫助教師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質量;教學方法
一、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現狀
1.教師方面
現階段的化學課堂中,理論性傳授多于實驗操作的教育方式。教師的專業知識很全面,導致在備課過程中只是根據經驗進行課程編排,缺少引用實際例子。化學本是一門趣味性很強的科學學科,這種枯燥的講課方式很難提起學生的興趣。理論知識不結合動手操作很難理解,化學知識的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后續課程很難掌握。一些教師為了加快課程進展,在一些實驗環節中自己動手進行演示,學生只是觀看然后總結,并沒有讓大家都參與到實驗中,導致學生課堂知識掌握不牢固,后續教學任務很難展開。
2.學生方面
進入初中階段,對于學生而言化學是一門新開設的課程,很難找到學習方法。小學的學習方法都是通過老師的講解進行整理,很少有需要動手操作的課程。剛剛踏入初中課堂,學生還繼續沿用這種學習方式,缺少自主理解的能力。同時,開設的課程多,學習任務繁重,課余時間多數用在完成作業上,沒有及時鞏固知識。一些在家庭中就可以做的小實驗也只記結果,并沒有真正理解化學的意義,所學知識不能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從而對知識理解能力差,漸漸失去了學習興趣。這種學習習慣不但效率不高,學生自身壓力也會增大,要花更多時間去理解結論。
二、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方法
1.重視情景教學設計
很多化學實驗都可以通過生活中使用到的物品作為試劑進行,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加入動手操作的環節。盡量選取日常使用的實際開展實驗,使學生明白生活是離不開化學的,根據操作的不同階段進行講解,同時將結論引出。比如在學習pH值時,可以在小量杯內分別倒入普通的礦泉水和弱堿水,選取干凈的試紙,用膠頭滴管吸取適量的試液,滴在試紙的一端,顏色變化后將試紙與比色卡上的顏色進行對比,找到最相近的顏色后讓學生判斷是酸性還是堿性,并且讀出數值。通過這個小實驗可以加強學生對酸堿度強弱有一個清晰的理解。在實驗過程中,要及時組織學生書寫實驗報告,將使用的試劑和器具整理下來,并記錄生成的反應。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知識傳授,可幫助班級每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知識掌握更牢固。
2.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初中化學是初級中學的重要課程之一,其教學特點除了與其他科目相關的理論教學相似外,還存在教師演示或學生實踐的實驗操作,因此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具有其特殊性的一面。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在方法上進行研究。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的方法可以有多種形式,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的內容,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如,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知識的遷移、問題的拓展等,在練習的環節上加強重視,使教學內容更加鮮活生動,也會促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加多樣化,使初中生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更加熱愛化學,點燃對化學學習的激情。例如,在學習“二氧化碳的性質”時,教師可以提出一組思考問題:二氧化碳在通入水中后,會有什么樣的變化,用什么方法能夠檢驗出來,當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后,又會有什么樣的變化,二氧化碳的滅火原理是什么樣的,怎樣利用二氧化碳制成一個簡易的滅火器等。通過這些教學方法的靈活使用,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3.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教學過程是由師生共同構成的。其中,合作學習是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方式,它不僅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一定的基礎。例如,在進行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實驗時,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一組配置飽和溶液,另外一組配置不飽和溶液,然后將兩個小組的溶液進行對比,在操作步驟和原材料的使用量上,比較兩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然后鼓勵學生進行歸納和總結,以報告的形式呈現給教師,然后由教師進行統一評價。在教師評價這一環節,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優點和缺點進行總結和分析,最大限度地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給學生以更多的鼓勵和引導。
初中化學在整個初中教學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本文針對初中化學的教學現狀,從教師方面和學生方面展開分析,最后從重視情景教學設計、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三個方面,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方法,以期能夠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張武鵬.優化教學設計,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2(17):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