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駿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創新與發展,傳統的應試教育已不能滿足現代教學的要求,而分層教學作為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融入初中的數學教學中既能推動數學教學的質量,還能提高每個學生的綜合數學能力。
【關鍵詞】分層教學;初中數學;實施策略;效果研究
初中數學本身就枯燥而乏味,難以受初中學生喜愛,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融入分層教學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轉化運用。
一、初中數學教學分層主要受哪些因素影響
1.學生智力,智力反應人的聰明程度,是一個人發展的前提。人的活動都是受動機決定的,而學習動機就是學生的內推力,它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態度。
2.求知欲,求知欲是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能影響學生學習的激情和參與度,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影響因素。
3.學習態度,學習態度是學生學習對象的心理傾向,決定著學習的方向,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引導作用。
4.學習習慣,人的習慣主要有不穩定性和無條件性,因此老師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快樂學習的好習慣。
5.學習成績,學生對于所學知識是否普熟練掌握并靈活運用,是影響學生后續良好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效果的外在體現。
二、分層教學原則主要包含哪些方面
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有自身發展的個性和特性,因此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系,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進行針對性的、有效性的、層次性的教學開展。
1.水平相近原則
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遵循水平相近的原則,將學習情況相近的學生分為一類,這樣有利于針對性地實施教學計劃,從宏觀上把控同一層級的教學效果,從微觀上發現學生的不同變化。
2.差別模糊原則
學習過程是動態的、變化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進步也會有退步,面對這種教學情況,老師應該實行靈活的分層,將進步的學生和退步的學生作為私底下的分類區別。
3.感受成功原則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展開不同的提問、練習、作業、測試,讓不同層級的學生都能完成相應層級的目標,從而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目標實現的滿足感,這種感受成功的原則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積極激勵原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評價要以縱向型為主,通過對學生的觀察和信息的反饋實行對學生本人前后的比較并及時表揚學生,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保持最佳的、最有效的學習狀態。
三、初中數學教學實施分層教學的措施
1.進行學生分層
教學的有效性在于能否成功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初中數學分層教學中要事先劃好學生層次,分層措施主要包括根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分層;根據學生的思維狀況分層;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分層。
2.進行教學過程分層
教師在完成了學生分層后教學工作中也要相應地體現教學分層,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達到分層教學的作用,教學過程分層措施主要包括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設置教學目標的不同層次;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實施提問的不同層次;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設置聯系測試的不同層次。
3.進行教學評價分層
雖然初中生能夠自主學習,但是感性因素的影響遠遠勝于理性因素的影響,因此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學評價影響很大,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做出不同評價,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教學評價的分層措施主要包括對低層次學生多鼓勵,培養其自信心;對中層次學生多激勵,在揭示不足的同時指明方向;對于高層次學生競爭性評價,用高標準嚴格要求。
4.進行單元測試分層
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課后作業和單元測試的分層,在布置課后作業和進行單元測試時,教學分層主要表現在基礎題讓基礎的學生做,中檔題讓中檔學生做,而拓展題讓尖子生做,這樣把題目進行區分測試,能使不同層級的學生完成相應層次的知識并熟練掌握,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激情和學習成就感。
5.進行課后輔導分層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老師在進行課后輔導時也應該做好相應的分層培優扶差,采取靈活多變的形式對分層學生進行輔導,課后輔導分層主要表現在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重點要求掌握基礎知識,對中檔生主要以小組合作方式進一步調動學習動力和競爭力,而對尖子生則進行學法指導,形成自主學習。
例如學生剛升初中,老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只有個粗泛了解,而對于學生的具體觀察也不全面詳細,因此在七年級上期可以進行平行分班,實施統一的教學標準要求學生,通過上學期的測試、老師觀察、成績反饋等等信息,老師對于學生大概有了比較具體的了解,這時老師就可以按照分層教學的原則進行針對性教學。通過影響學生分層的五大因素進行區別劃分,對于不同層級的學生采用不同層級的分層,例如班上的學生大體劃分為差等生、中等生、優等生三個層級。
對于差等生,老師的分層教學主要表現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讓差等生學會基礎知識做到熟練掌握運用,而差等生在相應的單元測試分層中完成了基礎測試和課后作業時,老師要多鼓勵,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功,同時在階段性的測試中老師要把學生的學習變化進行縱向對比,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學習進步,從而提升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向中等生進行轉化。
對于中等生,老師在實施分層教學時主要表現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主要讓中等生熟練掌握中檔知識并靈活運用,在此基礎上多激勵中等生向拓展習題靠近,并引導中等生多進行分組學習和合作,讓中等生在合作學習中揚長避短、競爭挑戰,向尖子生進行轉化。
對于尖子生,老師在實施分層化教學時主要表現在讓尖子生多接觸一些拓展性的題和測試,不斷地鞏固尖子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培養尖子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但同時也要多引導尖子生之間、尖子生和中等生之間、尖子生和差等生之間的學習交流與學習輔導,避免尖子生孤芳自賞,也避免出現班級分層的不和諧。
【參考文獻】
[1]李榮.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4
[2]可麗.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實踐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3]王春輝.淺析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實施及效果[J].赤子(中旬),2013,10:358
[4]王林林.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4:120
[5]陳東陽.初中分層教學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作者單位:江蘇省太倉市良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