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松
【關鍵詞】小學教學 導入法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7A-
0114-01
近年來,我縣數學教研室進行了一系列新課導入的教學實驗與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筆者發現:趣味性新課導入策略易為學生所接受,學生對于這樣的新課導入策略非常感興趣,并產生了學習新課的欲望。以下筆者簡要介紹幾種有效且充滿趣味性的新課導入策略。
一、謎語導入法
激發小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是實施新課導入必須要實現的基本目標。為了讓學生對新課產生學習的欲望,教師可以運用謎語導入法。謎語導入法輕松、有趣,學生在猜謎語的過程當中可以快速轉動思維,并逐漸跟著教師的教學預設投入到新課的學習當中。
例如,教學蘇教版一年級上冊《認識鐘表》一課時,筆者是這樣導入的:“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老師心情很好,想和大家一起猜一個謎語,你們說好不好?”一聽到要猜謎語,學生立刻歡呼雀躍,躍躍欲試。看到學生的積極反應,筆者說道:“有個好朋友,會跑沒有腿,會響沒有嘴。它會告訴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打一生活用品。”謎面一經拋出,學生立刻陷入了思考當中。很快就有人給出了正確答案——鐘表。看到學生給出了正確的答案,筆者順勢從講臺下拿出一個事先準備好的鐘表,說道:“沒錯,答案正是鐘表。老師這里就有一個鐘表,今天讓它和我們一起來學習新課……”
謎語導入法是趣味導入法的一種,運用它來作為新課導入并不難,難的是教師要事先搜集與新課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謎語。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之余要做一個有心人,多搜集一些與新課教學相關的謎語,從而能在具體的新課教學中信手拈來、科學使用。
二、多媒體導入法
自從多媒體進入中小學課堂之后,很多小學數學教師也開始嘗試采用多媒體導入新課。相關的文獻研究均表明:多媒體導入法是當下較為有效的一種新課導入方法,它的運用對于新課導入既是一個重要的補充,又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眼球,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學習的內容上來。
例如,教學蘇教版二年級下冊《倍的認識》一課時,筆者首先用多媒體呈現了下面這樣一幅畫面(見下圖),然后要求學生從中讀出相關的信息。任務布置下去之后,學生通過快速搜尋,很快找到了其中蘊含的數學信息:“掃地的人數是7人,而擦桌椅的人數是掃地的2倍。那么,擦桌椅的人數是多少呢?”由于之前學生們已經對新課內容進行了初步的預習,因而這個問題并不能難住大家,很快就有學生說:“擦桌椅的人數是14人。”聽到筆者想要的答案之后,筆者說道:“沒錯,認識‘倍數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要任務,學習完新課之后你們的數學知識將會更加豐富……”
多媒體導入法需要教師事先精心制作課件,從而有效引導學生快速進入新課的學習當中。這種新課導入方式雖然普通卻又非常有效,它可以讓新課導入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三、故事導入法
很多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往往習慣于用開門見山的語言陳述方式,導致學生學得枯燥,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習新課的興趣。為了讓學生對新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不妨針對小學生喜歡聽故事這一特點,運用故事導入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故事導入法即是以一個小故事進行開篇點題,在故事中蘊含有相關的數學知識。運用故事導入法,不僅可以使學生馬上集中注意力,而且能使學生從故事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對將要學習的新課內容充滿期待。
例如,教學蘇教版三年級上冊《克和千克》一課時,在新課導入伊始筆者給學生說了這樣一個故事:“前幾天我到菜市場買菜,看到一個菜攤上打出這樣的價格標簽:干木耳50元一斤。我決定買點干木耳回去吃。稱重的時候,老板說你買的是1千克,所以價格應該是100元。我用手拎了一下,感覺木耳應該沒那么多分量,于是把木耳拿到別的攤主處重新用電子稱稱重。果然,木耳少了30克。賣木耳的攤主看到這里,無奈之下只好補錢給我了。”由此吸引學生學習新課知識——克與千克。
這樣的新課導入方式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充滿吸引力的,它可以讓新課導入更加富有趣味性。
小學數學新課導入的方法靈活多變,教師在導入新課之前應該精心考量和預設,進而選擇合適的導入方式開展教學,讓小學數學新課導入常換常新且有實效。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