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立華

[摘要] 目的 探討分析在宮外孕的臨床中聯合應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療的效果。方法 所選研究對象為該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84例宮外孕患者,采取隨機抽樣法將其劃分為對照組(n=42)和研究組(n=42),對照組僅用甲氨蝶呤治療,研究組患者聯合應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療,觀察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治療成功率、包塊直徑變化以及β-HCG水平。 結果 研究組治療成功率、不良反應發生率、包塊直徑變化、β-HCG水平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聯合應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療宮外孕,起效快且不良反應少,可有效改善患者β-HCG水平和包塊直徑,所獲療效良好,在臨床中值得應用以及推廣。
[關鍵詞] 宮外孕;米非司酮;臨床;甲氨蝶呤
[中圖分類號] R714.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3(a)-0114-02
Analysis of Therapeutic Effect Mifepristone Combined With Methotrexate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
JIA Lihua
Fuxin Diabetes Hospital gynecological Zip Code,Liaoning fuxin 12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combined use of mifepristone and methotrexate in ectopic pregnancy. Methods 8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ctopic pregnancy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1 February to choose February -2014 we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42) and research group(n=42), the control group with methotrexate therapy, study group patients application of mifepristone and methotrexate therapy,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reatment success rate, packet block diameter change and beta β-HCG level. Results the study group treatment success rat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mass diameter change, beta HCG level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use of mifepristone and methotrexate in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 quick curative effect and less adverse reactio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β-HCG in patients with beta and mass diameter, good curative effect, it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Ectopic pregnancy; Mifepristone; Clinical; Methotrexate
所謂宮外孕是指孕卵著床發育于子宮腔外的一種異常妊娠過程,其臨床表現主要為停經、陰道出血、暈厥或者休克,該病發病急驟,且進展快,易使輸卵管破裂引起急性大出血、休克,嚴重時還會造成死亡[1-2]。近年來伴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早期診斷宮外孕為該病保守治療的實施提供了便利,該研究選取近年來到該院進行診治的82例宮外孕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劃分為病例數相同的對照組與研究組,研究組聯合應用了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療,所獲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選研究對象為該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84例宮外孕患者,其年齡在19~4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5.8±2.8)歲,停經時間在32~89 d,平均停經時間為(60.4±12.5)d,經B超檢查患者妊娠包塊直徑未超過5 cm,且β-HCG水平低于3000U/L,全部患者經肝腎功能、血尿以及便常規檢查都正常。采取隨機的方式將84例宮外孕患者劃分為研究組(n=42)和對照組(n=42),兩組患者臨床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以保守治療,對照組僅用甲氨蝶呤治療(國藥準字H32026197),規格為1g。采取肌注的方式,50 mg/次,在治療第4日,第7日測血HCG,若此值下降小于15%,重復劑量治療一般3~4次。研究組聯合應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療,其中甲氨蝶呤治療方法和對照組相一致,米非司酮(國藥準字H20033551)規格為每片25 mg。采取口服的方式,1~2片/次,2次/d,治療時間為兩周。endprint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判標準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β-HCG水平、包塊直徑變化情況、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治療成功率。療效評判標準如下:①治療成功:經治療,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且經B超檢查顯示包塊消失或者顯著縮小,同時β-HCG水平恢復到正常水平;②治療失?。褐委熐昂螅颊吲R床癥狀未發生顯著改善,腹痛加劇,經B超檢查顯示包塊不斷增大,且β-HCG水平未降或者上升,同時出現手術治療適應證[3-4]。
1.4 統計方法
該研究實驗數據用SPSS 21.0軟件實施統計學分析,組間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和研究組治療前后β-HCG水平、包塊直徑變化對比情況如表1,兩組患者治療成功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如表2,經統計學處理,治療前,兩組患者β-HCG水平、包塊直徑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β-HCG水平、包塊直徑發生顯著改變,其中研究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二者所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對照組和研究組治療前后β-HCG水平、包塊直徑變化對比情況(x±s)
注:和治療前對比,*表示P<0.05;治療后和對照組對比,#表示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成功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
注:和對照組對比,*表示P<0.05。
3 討論
女性生育期各階段均可發生宮外孕,其中比較常見的為輸卵管妊娠,其病因多為輸卵管管腔或者附近炎癥,導致管腔通暢不佳,使孕卵正常運行受到阻礙,造成其于輸卵管內停留以及發育,最終造成輸卵管妊娠破裂或者流產[5]。在臨床檢查中常伴腹腔內出血體征,且子宮旁存在包塊。通過大量臨床實踐表明,早期進行宮外孕的診斷,于破裂出血前進行保守治療,能預防生殖器官受到損傷,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與工作[6]。
該研究選取了近年來該院所收治的84例宮外孕患者,劃分為了病例數各為42例的對照組與研究組,其中對照組僅用米非司酮治療,研究組聯合應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療。米非司酮兼具抗糖皮質激素以及抗孕激素雙重功效,經孕酮活性拮抗以及孕酮受體競爭,使孕酮作用得以阻斷,以殺死胚胎推動其排出,同時還可使子宮內膜釋放相應的前列腺素,推動宮頸軟化以及誘發宮縮,阻斷胚胎發育,對于卵泡刺激素以及黃體生成素釋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推動滋養細胞的凋亡,降低患者β-HCG水平,提高治療成功率。甲氨蝶呤為一種二氫葉酸還原酶抑制劑,可和二氫葉酸還原酶相結合,破壞絨毛,促進滋養細胞的凋亡,使胚胎發育被阻止,最終吸收、壞死以及脫落,但是該藥屬于高敏度藥物,容易引起胃腸道反應或者口腔潰瘍等[7-8]。
該研究結果表明,聯合應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療的研究組治療成功率、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優于僅用甲氨蝶呤治療的對照組,且研究組患者β-HCG水平、包塊直徑改善情況也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宮外孕的保守治療中聯合應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療,協同兩者藥物作用,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起效快,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獲得滿意療效,在臨床中具有應用價值以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裴海英,張大微,吳欽蘭.甲氨蝶呤聯合宮外孕Ⅱ號方與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的隨機對照試驗[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2,12(2):168-172.
[2] 覃肖麗,劉杰.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不同血β- HCG 濃度宮外孕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2,9(4):63-64.
[3] 褚樹枝,燕紀林.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不同血β-HCG濃度宮外孕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醫生,2013,41(11):55-57.
[4] 王九煥,李曉岳.大劑量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宮外孕的臨床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3):406-407.
[5] 閆宏,張麗燕.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聯合中藥保守治療宮外孕并發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4):218-220.
[6] 劉小英,鄒秋.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與單純甲氨蝶呤治療宮外孕的臨床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5):143-144.
[7] 陳東梅.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療宮外孕臨床觀察[J].吉林醫學,2012,33(16):3450-3451.
[8] 楊紅英,曾凡清,吳南順.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宮外孕54例[J].中國藥業,2013,22(5):91-92.
(收稿日期:2014-12-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