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玲 何金福
【關鍵詞】 數學教學;農村;自主學習能
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13—0107—01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師必須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農村初中生由于條件有限,見識相比較城市學生而言,有一定的局限性,他們對教師依賴性大,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筆者長期在農村中學任教,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現就如何培養農村中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談幾點自己的粗淺認識。
一、改變教學方式,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初中學生活潑好動,求知欲強,但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因此每堂課教師都應考慮學生喜好,靈活選用教學方法,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恰到好處的教學活動,讓每一個學生參與、觀察、思考,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啟發、點撥、設疑、解惑的作用。
如,在教學“測量旗桿的高度”這一節時,筆者把全班學生分成了六人小組,選出組長,分頭進行戶外實際測量,要求被測量物不一定是旗桿,可以是樓房、樹木、水塔等。以活動課的方式學習,先集中討論方案,然后分散實際操作,最后再集中總結交流。整堂課下來,沒有一個學生偷懶,也沒有一個學生喊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這樣學生親身體驗到了付出努力獲得成功的喜悅,增強了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收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創設情境 ,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種主體性是不可替代的自主行為,必須由他們親自參與和直接體驗。教師的責任在于提供各種學習條件,給予點撥、激勵,喚起他們發自內心的學習欲望,使他們從“要我學”的被動狀態向“我想學”的主動狀態轉變。
如,在教學“一元一次不等式與一次函數”時,筆者首先讓學生匯報課前了解到的生活中關于打折銷售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小組內分別扮演銷售商和顧客進行買賣活動,同時適當引導。在學生親身體驗之后,要求學生對本堂課中兩個商場的收費情況構建出一次函數的模型,接下來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而后如水費問題、電費問題、計程車收費問題、手機話費問題、文印費問題等此類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學生均會建立有效的數學模型。這樣通過學生親自參加探究性實踐,在考察、做、思考中體驗、經歷、感受,形成積極的、生動的、自主合作的、實踐性的學習方式。這樣就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注重自主探究的嘗試性
自主學習是主動、有主見的學習,它不是放任自流的學習,也不是自由散漫的學習。課堂教學時,教師要精心策劃,引導學生學習目標,確定學習進度,參與設計評價指標;運用適當的手段對學生的學習思路進行誘導,鼓勵學生大膽發現、探究。為此,教師沒必要急于先“發”,即把知識點直接“和盤托出”,而是誘導學生積極思維,啟發他們主動思考。
四、指導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至關重要。教師要有強烈的學法指導意識,要結合教學實際,抓住最佳契機,畫龍點睛地點撥學生。在傳授知識時,引導學生善于總結,使其完善認知結構,形成規律性的認知體系。同時引導學生反思學法,強化并進行遷移應用。具體做法是:某些數學結論讓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啟發式問題,猜想、發現,留有余地地讓學生猜一猜問題的規律、解題方法、結論等。
如,在“求n邊形的內角和”時,使學生置身于猜想發現的情境之中,先讓學生考慮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的內角和,考慮其規律,猜想出n邊形的內角和,再加以嚴密的證明。這樣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長此以往,就可以培養和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了。
總之,數學自主學習方法的掌握并非朝夕之功,是一項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我們堅信,只要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夠在現實與學生主動發展的教育最高境界上架起一座橋梁,讓每位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知識的創造者。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