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杰
摘 要:新一輪英語課程改革,是高中教學的一次深刻變革。新課改倡導教學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新課改倡導探究性學習,關注體驗性學習,提倡交流與合作、自主創新學習。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這就要求教師做好充分準備,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加強理論學習,迎接新課改的挑戰。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英語教學;感悟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階段的英語教育是培養公民素質的重要過程,它既要滿足學生心智與情感態度的發展需求,又要滿足國家的經濟建設與科技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高中階段的英語教育有重要的人文與社會意義。”具體來說就是通過高中英語教學,在教學目標上突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知識與技能;第二個層次是過程與方法,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和創新精神;第三個層次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要實現這些目標,教師就需要從以知識為本的教育理念轉變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認識高中英語課程的目標與定位,對我們的課堂教學進行深入的反思和新的嘗試。
首先,教師要努力營造和諧、熱烈的課堂教學氛圍。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教學中教師必須采取積極的教學態度,創造和諧、熱烈的教學空間,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尊重學生,滿足學生的思考欲望。再者,學生只有對英語及其文化有熱情,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持久動力并為之努力學習,這就需要我們教學工作者把英語教學與激發學生興趣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合作學習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建立融洽、民主的生生、師生交流渠道,在合作交流中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交流彼此的觀點與理念,豐富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悟,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成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共同發展。總之,課堂是我們傳道授業解惑的主陣地,是學生智慧的發源地。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嘗試、探索,讓每一位學生的思維火花得到最完美的展示。
其次,教師要積極思考如何在教學中給予學生適合個人發展的教育,新課程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不能一味地強調教了什么,教了多少,而是應該在學生學會了多少,學會了什么上下足工夫,這才是我們教學的真正目標。課堂上,我們對于教學過程的設計、問題的提出,要符合學生的學情,要通過這些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有信心,有思考的欲望,并能夠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課堂上,我們的主要作用就是設計教學、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所以我們不能一言堂,鼓勵學生思考,學生能做的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做,學生能說的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去說。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才能真正地把握課堂,清晰地了解學生學會了什么,不會什么,對自己的教學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樣才能為今后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也只有在參與的過程中,不斷感知,不斷思考,不斷內化,激發學習的熱情和欲望。
再次,教師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反思是我們提高教學水平的最好途徑。這就要求我們不放棄任何一次學習的機會,積極參加集體備課,多聽課,經常與組內教師進行有效的互相交流和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嘗試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最后,教師要多與學生傾心交談,鼓勁加油。每次大考之后,做好學生考試分析,缺什么補什么,加強個別指導和輔導;對學生特別是目標生和“邊緣生”力爭做到面批面改,利用優秀學生的試卷展評教育學生,對學生進行“規范答題”的技術指導,和學生一起對考題進行解剖分析,使學生明白“為什么扣分?”“這樣答能得幾分?”“怎樣答才能得滿分?”指導學生如何在考場上進行答題的變通處理,努力做到“多掙分、少失分”;幫助他們找出復習中的薄弱環節,鼓勵他們“多回頭,勤鞏固”,把前面做過的題目反復看,特別是錯題本上記錄的新題目,易出錯的、易忽視隱含條件等問題重點看、重點做。引導他們在課下注意多總結、多整理,落實好每一個知識點。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教育的道路上,我們要成為為孩子們吶喊的鼓手,我們用自己最真實的行動,最真誠的付出告訴他們: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總之,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在“思”中教,在“改”中探索,在探索中發展和創新,使我們的教育教學能力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夏軍.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實踐運用能力的培養[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
[2]郝文鳳.新課程高中英語探究式學習模式初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