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鳳
摘 要:情感,是指人們在內(nèi)心里所具有的情緒和態(tài)度。一個人的思想情感若是得到充分發(fā)揮,就會促進大腦智力的開啟,對于一個學生來說它的意義就更加重大了。
關鍵詞:初中政治;情感教法;策略研究
潛移默化、聲情并茂的情感教育在課堂中的滲透與運用,是提高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初中生比較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喜歡接受富于情趣的教學方式。因此,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傾注情感的感化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以情感激發(fā)學生的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關鍵是教者要以激情來感知學生,以此促發(fā)學生學習的心理。初中政治課屬于理論性的學科,應試教育導致學生只是背誦條條框框去贏得高分,教師也沒有去以情來進入到情境中。這就要求我們政治課教師要以飽滿的激情走進課堂,在講授的時候以熱血朝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的教學中來,這樣學生就會和老師產(chǎn)生共鳴。如教材中戰(zhàn)斗英雄不屈不撓的斗志,勞動模范忘我的工作態(tài)度,科學家的廢寢忘食、刻苦攻關的精神等,無不牽動和豐富著學生的情感。這樣才能使學生受到感染,才能在學生心中產(chǎn)生共鳴,情感上產(chǎn)生巨大的震撼,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通過情感誘發(fā)學生學習
教材的單純抽象和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導致課堂教學的黯淡無光,學生感到異常的枯燥乏味,多數(shù)學生也不喜歡學習政治課知識。為了吸引學生學習好政治課這門知識,我打破課堂教學的常規(guī),引用了具有生活氣息的活動,我開展主題是“隨波逐流還是獨善其身”辯論會,讓學生辯駁“新讀書無用論”“艱苦樸素已經(jīng)落后”等錯誤的思想,這樣一來,他們就搜集各種知識,研究怎么能夠戰(zhàn)勝對方,通過這樣的行為,他們對政治的一些知識探究得非常深刻,同時在辯論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他們真是下了很大的工夫,他們所得到的知識是老師平常很難教得的,既擴大了他們的視野,又堅定了他們的學習信念。
三、以情感促進學生學習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用生動的事例來感化學生,特別是那些陰暗面的東西,教師一定要以真情實感說服學生,促進他們學習。如執(zhí)教《改革開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課時,我請學生列舉自己家中近幾年的變化,并展開討論。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提高了學生對政治課的興趣。
總之,情感教學不僅能使思想政治課教學更有吸引力、感染力和教育力,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情感教育滲透在我們學校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只有情感教學為先,才能促使學生愛學、會學以及用好思想學習政治課的知識。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