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會娟
摘 要: 在傳統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一切活動都是以教師為中心開展和實施的,高中生只能圍繞教材、緊跟教師,高中生只能夠被動接受,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高中生只能跟著教師學,復制教師講授的內容,只是獲得一定的死知識,而能力卻得不到培養。這在很大程度上使高中生喪失學的獨立性和自主精神,高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不利于高中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更不利于高中生的個性成長和全面發展。所以高中語文教育教學必須進行有效改革,本文有效論述了高中語文教學應如何實施新課程改革。
關鍵詞: 高中語文教學 新課程改革 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在傳統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宰,教師的教學是高中生學的前提。教師負責教,高中生負責學,傳統的課堂教學成為教師對高中生的單向灌輸活動。傳統課堂教學中,一切活動都是以教師為中心開展和實施的,高中生只能圍繞教材、緊跟教師,高中生只能被動接受,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高中生只能跟著教師學,復制教師講授的內容,只是獲得一定的死知識,而高中生的能力卻得不到培養。這種傳統教育導致教師的包辦代替,高中生的被動接受,這在很大程度上使高中生喪失學的獨立性和自主精神,高中生的自主意識低下,能力得不到培養。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培養出來的人才只是具有一定知識的知識型人才。
但是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已經有很大的變化。現代社會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全面型人才。傳統教學模式不利于高中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更不利于高中生的個性成長和全面發展,所以社會的發展和對人才的迫切需要,要求高中語文教育教學進行變革。現在高中語文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實施的教育教學改革嘗試。這樣一種嘗試是教育適應社會發展的表現,是教育為社會發展服務的具體體現。新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廣大高中語文教師積極參與。沒有廣大一線教師的積極參與,就不會有教育教學改革的出路,也就不會有我國人才培養的明天。所以,廣大一線教師要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主動地承接這一重任,只有這樣才不愧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這讓高中語文教師更感身上所肩負的責任是多么重大。高中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階段,高中生接受怎樣的教育直接關系到人才的成長和祖國的未來。所以,高中語文教師要主動把新課程教學理念引入教育教學,用新課程教學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通過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調動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高中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習慣,把高中生的全面培養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目標。新課程教學理念如何才能與高中語文教學相結合,實現教育教學質的飛躍,是所有高中語文教師十分關心的問題。下面我結合這幾年來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課改實踐,談談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和體會。
一、創造自主學習環境,培養高中生的自主意識
新課程教學理念與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的最大不同在于,新課程理念把高中生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體,尊重高中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行為,注重培養高中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讓高中生主宰課堂教學。而在傳統教學中則是教師主宰課堂教學,高中生的學習行為只要被動地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前行就行,導致高中生處于被動接受地位。這樣不利于調動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而新課程教學理念注重培養高中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強調教師在教學中發揮高中生的主體作用,要求教師以平等的心態營造輕松的、愉悅的課堂氛圍,讓高中生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自主學習。這就需要教師擺脫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更新觀念,轉變思想,積極主動地把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還給高中生,讓高中生積極參與教育教學。在日常教學中需要教師解開束縛,建立教學民主,增進師生情感溝通,消除高中生的心理重壓,教師要盡可能地以朋友的身份融入高中生群體中,讓高中生敢說、敢問、敢辯、敢寫,使他們在無拘束無壓力的課堂上自由學習。
二、充分發揮教師指導作用,引導高中生進行自主學習
新課程教學理念對課堂教學中教師和高中生的地位做了新的、更科學的規定。新課程教學理念不僅強調發揮高中生的主體作用,讓高中生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而且強調教師要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積極做好引導和組織,引導高中生進行自主的探究性學習。可見教師指導作用的發揮是高中生主體作用發揮的前提條件。課堂教學要發揮高中生的主體作用,必須通過發揮教師指導作用實現。教師要創造能引導高中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促進高中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高中生的主體性培養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和組織,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和組織,充分發揮高中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實現自主探究性學習。
三、引導高中生進行合作探究,培養高中生的合作意識
新課程教學理念不僅改變了教育教學思想,更帶來了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和高中生的學習方式方法的轉變。我們的教學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實現由主宰向組織和引導的轉變,高中生的學習模式由被動接受學習向主動合作探究轉變。高中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高中生主體意識覺醒的表現。教師要引導高中生進行合作探究,不僅能夠培養高中生的主人翁意識,提高高中生的主體意識,發揮高中生的主體作用,更能夠培養高中生的交際能力和分工合作意識。高中生的分工合作學習是以小組學習為基礎的。教師要根據高中生的實際情況對高中生進行分組,實現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探究學習。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高中生以小組形式思考和交流,在小組交流合作學習中高中生能夠體會到集體的力量,這樣有利于高中生能力培養和知識信息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