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琴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小組討論法的定義、基本要求、注意點及優點,舉例說明了小組討論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了學生應進行小組討論、主動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發展空間,培養他們創新的精神。
關鍵詞: 小組討論法 小學語文 教學應用
一、小組討論法的定義和基本要求
(一)小組討論法的定義
小組討論法是學生按照層次差異分小組學習的方法,每組大約4至6人。有研究表明,按人際關系分組最好,推選其中一個為組長,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辨明是非真偽以獲取知識。其優點在于更好地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參與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學生靈活地運用知識。
(二)小組討論法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項
小組討論法的基本要求:第一,討論的問題要有吸引力;第二,要善于在討論中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第三,做好討論小結。
小組討論法的注意事項:第一,運用討論法需要小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相應的理解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因此討論法在小學高年級運用得比較多;第二,討論的問題應具有可操作性,既不能太難又不能過于簡單;第三,教師設置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梯度,逐層推進。
二、小組討論法的優點
小組討論法是可以讓學生隨時發表見解、培養語言能力的方法。其流程是:自己探索→同桌交流→小組討論→代表發言→全班發言→老師小結。自己探索提高動手能力,對問題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不存在距離,對兩個人的觀點取其相同,討論其不同。討論后請一名代表交流,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也有傾聽的機會,從小范圍發表自己的觀點,再到大范圍發表自己的觀點,既提升自己,又看到別人的優點,發現自己的不足。學生為了表達本組的見解,會更主動地思考、傾聽、組織、靈活運用新舊知識,使說出的語言更準確、更全面。全班發言,讓學生在小組發言的基礎上對全班學生敘述,容易接受,有的只需把小組說的話再說一次就可以,所以壓力不大。小學生雖然表達能力有限,但只要正確引導,學生便能正確地概括、總結、說出所提問題的答案,再經過老師的歸納總結,學生對其所討論的問題的理解則更深刻。
通過小組學習,可以有效地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激活學生自主學習的意愿,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溝通與交流能力,同時其心理素質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獲取成功的體驗,會使其感悟到集體的偉大力量,從而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體精神,為其今后的進一步發表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小組討論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小組討論法可以鍛煉小組成員的發散性思維,讓每一個學生都暢所欲言,在有效的時間內收集大量的信息,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相互協作解決問題及競爭的意識。在小組討論后,老師請小組長或普通成員說明本組最后得出的結論,教師及學生進行評價、疏導,讓知識系統化。素質教育的重點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化“被動”為“主動”,讓學生自主學習、分組合作,做學習的主人。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小組討論法呢?筆者以小學四年級的《衛星比武》一課為例,進行如下的教學流程擬設。
(一)導入課題
請學生觀察圖片(各種衛星圖片和視頻)。設置疑問,讓學生思考、回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引出課題:《衛星比武》。
(二)自學質疑
每個小組成員利用教師提供的學習包及自己課前收集到的信息,解決“衛星的種類有哪些”、“每種衛星的功能是什么”等問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
小組成員可以利用參考資料,進一步整理教師提出的問題。在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巡邏查看,特別是檢查指導小組長的課堂筆記,小組長完成后指導本組成員,成員間相互指導。這樣讓優秀的學生有成就感,同時解決教師因班級人數眾多而無法全面顧及所有學生的問題。
(三)小組討論
在小組成員都完成問題后,由小組長組織討論,小組成員暢所欲言,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在整個過程中,教師主要起組織、引導作用,再請小組長上臺說明。教師針對學生回答的要點進行點評、強調。通過自學學習、分組合作、小組討論和教師點評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靈活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感受被肯定的喜悅,也提高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評價小結
全體學生思考本節課的收獲,請個別學生小結和提出不懂之處。用自己評價、同桌互評、小組評價、網絡評價、老師評價多元的評價模式,全方位檢查評價對這一課的掌握程度。
教師強調衛星的種類及衛星的功能,讓學生明白其實人造衛星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們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方便,使用它們可減輕我們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希望學生好好學習,長大以后讓它應用到社會、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
(五)拓展應用
人造衛星除了勘察衛星、資源衛星、導航衛星、通信衛星、營救衛星、氣象衛星外,還有其他沒有開發出來的衛星嗎?可以應用到哪個領域?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更大的思維發展空間,培養他們研究創新的精神。
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分組合作,積極性高。通過太空等一系列的現象產生問題,學生帶著問題尋求錄像、學習包、小組討論、同學、老師等幫助解決問題。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主動學習,教學效果良好。整堂課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和課后作業的操作,提高了思維發展空間,培養了他們創新的精神。
參考文獻:
[1]羅斌.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法研究[J].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