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玲
摘 要: 伴隨著社會對英語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專業化,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快速推進,大學生的英語能力普遍提高,大學英語正式走入了一個歷史轉型期。對于大學英語教師而言,大學英語教學的轉型對個人的職業發展提出了嚴峻挑戰。本文重點研究轉型時期大學英語教師的職業發展方向。
關鍵詞: 轉型時期 大學英語教師 職業發展方向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要適應國家經濟對外開放的要求,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和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而我們處于一個不斷變化、不斷發展的社會中,任何因循守舊的思想注定會走向沒落,被時代淘汰。為了培養出符合社會化發展的國際人才,教育要跟上步伐,不斷創新。
這些年來,有關教育的轉型和變革一直都沒有停止。以大學英語教學為例,目前正處于一個轉型時期,也被稱為“后大學英語教學時代”。在后大學英語教學時代,大學英語教學面臨眾多新問題,一方面國家和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開始呈現出多元化、專業化的趨勢,更加需要具備專業英語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伴隨教育改革,大學英語教學課程設置也發生了明顯變化,更加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很多學校開設了通用英語、應用英語與專業英語三個階段的課程,甚至讓學生自己選擇英語學習的方向。此外,伴隨多年來我國對英語教學的重視,伴隨各種培訓班的興起,學生的英語基礎越發堅實,英語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轉型時期的這些新問題,對大學英語教師提出了嚴峻挑戰,大學英語教師應該認識到大學英語變革是一種必然趨勢,回避沒有任何意義,要想在變革中求得生存與發展,就必須積極做出改變。
教師職業發展應強調發展要素的內在性和自覺性,強調教師的主體性,由教師主動發展自己,其核心是教師的自我發展意識。但是,現階段英語教師自身職業發展意識淡薄。在某些學校,部分中、老年教師由于職稱已經評完,很多時候只是被動地完成學校交給的教學任務,失去了自我發展的動力和目標,一本教材重復幾年的現象屢見不鮮。另外,有一定進取心和上進心的年輕教師由于沒有老教師的帶動和引導,往往在工作了一段時間后,在工作和科研方面出現停滯不前的局面,慢慢失去了自我發展的信心和意識。長此以往,如果外界的壓力和激勵機制沒有調整和改變,那么勢必影響到英語學科的發展和教學水平。
一、自學與培訓的結合
據調查,我國大學英語教師,大部分還是由傳統的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或語言學專業培養出來的,缺乏專業知識,而且只有極少數教師正在攻讀跨學科碩士或博士。因此,很多大學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與高中英語老師沒有區別,因此他們帶給學生的英語教學方式與高中英語教學沒有明顯區別,然而當今大學生對英語課程有更高、更豐富的期待,國家和社會對大學英語教學有更高要求,這就對轉型時期的大學英語教師提出了新要求。在這種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必須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水平。一方面要積極加強自學,尤其要加強專業的學習和進修,有條件的可以進修第二專業。另一方面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培訓,珍惜學校安排的外出學習的機會,學習他人先進經驗,重點學習轉型時期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之法。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提高專業素養,提高教學能力,才能確保教學效果。
二、通用與專業的結合
新形勢下,隨著社會對專業英語人才的重視,大學英語教學必須改變過去單一的通用英語教學模式,在做好通用英語教學的基礎上,更多地與專業相結合,開展專業英語教學。將通用英語與專業英語相結合,是未來大學英語教學的必然趨勢。對于學校而言,要充分認識到大學英語發展的趨勢,積極發揮組織統籌的作用,組織英語老師與專業課教師對接。大學英語教師在開展專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比如開展金融英語、機械英語、IT英語的過程中,要積極向專業教師求證相關知識點,尋求專業教師的幫助。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英語教師和專業教師可以在學校的組織下,結合本校專業實際,用英語編寫專業教材。目前,我國很多大學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嘗試,學生可以將專業知識學習與英語學習合二為一,從而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教學與科研的結合
教學是一個不斷變化、不斷發展、不斷遇到問題的過程。一個成功的教師肯定不是一個回避問題的教師,而是一個不斷面對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師。處在大學英語教學轉型時期,教師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新問題,因此在開展教學的同時,必須針對問題進行教學科研工作,而科研正是我國大學英語教師的薄弱點,很多教師在教學中缺乏科研意識,缺乏對科研意義的正確意識,忽視科研工作。實際上,在進行教學科研的過程中,選題一定要準確而有價值,要真正圍繞教學中的問題而展開,而且要嚴格按照科研的流程進行分析論證。對于學校而言,要定期組織英語教師進行科研比賽,對于科研獲獎的教師要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引導英語教師將更多熱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不斷研究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升教學水平。
四、個體與團隊相結合
大學英語教學轉型時期,對大學英語教師提出了嚴峻挑戰,這種挑戰不是針對某一個英語教師提出的,而是針對整個大學英語教師群體而提出的,因此,要想在轉型之中積極應對,僅僅靠某個教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發揮教師團隊的力量。學校要積極發揮每個英語教師的特長,針對不同特長,組成不同的教學團隊,如商務英語團隊、英美文化團隊、學術寫作團隊等,每個團隊都有經驗豐富的教師帶隊,組織教學設計、教學科研等工作,從而真正發揮每個教師的特長,打造團隊的教學合力。對于英語教師而言,在與其他教師合作的過程中,可以取長補短,進一步加強自身優勢,彌補自身不足,同時由于分工明確,可以拿出更多精力從事某個方向的研究,大大強化工作效果。
綜上所述,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正處于一個重要的轉型時期,這種轉型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大學英語教育發展的必然結果。大學英語教師要坦然面對這種轉型,在轉型中努力提升自我,把準教育職業方向,快速適應高等教育體系發展,盡快應對國際化教育的挑戰。
參考文獻:
[1]楊正翠.淺談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的發展模式[J].時代教育,2014(12).
[2]蔡基剛.制約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方向轉移的因素分析[J].外語研究,2010(02).
[3]周立.轉型時期大學英語教師的發展[J].文學教育(下),2014(06).
[4]曾玲.轉型時期大學英語教師適應性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