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 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努力創設愉悅的學習情境,盡可能使每一個教學步驟都具有趣味性、啟發性、創造性,著力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 音樂教學 愉快教學 教學方法
小學音樂教育應力求如何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使學生愉快地投入學習活動,在學習中體驗到求知的滿足感、成功的愉悅感,是音樂教師永遠追求的目標。興趣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強大動力,創設愉快的教學情境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先決條件。在教學中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靈活運用多種愉快的教育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引導學生做表演,提高學習興趣
表演與音樂是緊密聯系的,表演是教學中倍受學生喜愛的內容之一。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每學一首歌曲,我都根據歌詞內容啟發他們進行律動或表演,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歌曲,記憶歌詞。如果歌曲是具體的,并易于動作表現,應盡量讓學生自編動作進行表達。例如:學習《小蜻蜓》一課時,歌詞易用動作來表現:“飛到西來飛到東。”一些同學用雙臂模仿飛翔的姿勢;“不吃糧食不吃菜”這一句運用表演具有一定難度,但學生有的雙手晃動,有的單手晃動,好像在告訴別人,小蜻蜓不吃糧食不吃菜;“是個捕蚊的小英雄”這一句,有的學生模仿生活中小蜻蜓捕東西的樣子,有的同學注意了“小英雄”這個詞,還豎起了拇指。當把這一系列動作連起來做時,由于學生對自己編創的動作特別有感情,因此,以情帶聲,歌曲唱得非常好。
二、師生共創歌曲情境,加強愛的教育
教師用自己的情感撥動學生感情的琴弦,使之產生共鳴。師生一起進入教學內容規定的角色,融洽、愉快地完成任務。如教學《小寶寶睡著了》這首歌曲時,首先由教師進行富于感情的范唱,再讓學生布置歌曲表現夜空情境。布置完,教師讓學生扮演月亮、小星星、樹葉,場地中間是一個小寶寶的搖籃,所有孩子都參與到這一情景當中。然后啟發學生怎樣做才會讓小寶寶睡著。有的學生說:“輕輕搖搖小寶寶。”有的說:“靜悄悄地不要吵醒小寶寶。”老師不用太多語言渲染,學生表現的方式多種多樣。這節課,學生歌聲美、表情美,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對親人、對朋友、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形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三、自制樂器練伴奏,提高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打擊樂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養節奏感和識譜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審美能力。由于條件所限,各種打擊樂器不能人手一件,大大影響學生情緒。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我發動學生在家長幫助下自制打擊樂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裝入沙子做沙錘、用鐵絲將酒瓶蓋兒串在一起當串鈴、用兩個香脂盒對擊做小镲、用鉛筆敲紙盒當小鼓等。學生用自制的樂器邊唱邊奏得意極了。我在教學生學唱《過新年》時,做了這樣一個集體練習:全班學生分為四個組,第一組擊小鼓,第二組打小镲,第三組唱歌,第四組手持彩綢表演。這樣反復練習,邊唱邊奏邊舞,寓藝術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學生體會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整個教室洋溢著幸福、歡樂、喜悅的氣氛,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啟發學生表現美,激發唱歌興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給予人美的享受和感染。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教學生唱會一首歌,重要的是啟發學生準確表達出歌曲的感情和藝術形象,進入歌曲意境,用自己的真情演唱和體味。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進入表現音樂的最佳狀態,唱出的歌聲真摯動聽,從而具有強烈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使學生充分理解歌曲內容。對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如果教師僅用抽象的語言引導學生理解歌曲則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把音樂同學生的生活融為一體,結合他們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詞語,做形象比喻和講解,把歌曲蘊涵的豐富情感和藝術美挖掘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將整個身心投入到唱歌中,正確地、創造性地表達出歌曲的情感和藝術美。
五、圖、講、演結合,誘發欣賞興趣
欣賞音樂,不僅需要形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而且需要欣賞者用自己經歷過的生活閱歷和經驗感知體驗。小學生正處于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生活閱歷淺,經驗積累少,要使他們真正理解音樂,達到陶冶性情、培養情操的目的,必須根據他們的思維特點,通過形象活潑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故事、簡短的啟發談話等形式,運用聽覺和視覺同步感知的方法幫助他們理解作品,再讓他們在動聽的樂曲聲中自由充分地想象、體驗,讓他們根據對音樂的理解程度,以及直接、間接和形象的記憶,用不同顏色、線條、文字、動作表現出來。我先結合插圖講了兒童比賽騎竹馬時的熱烈場面,然后初聽音樂一遍,復聽音樂時讓學生舉手表示出中間部分的音樂。由于學生對音樂產生了濃厚興趣,因此聽時特別認真、細心。為使學生更好地感知歌曲的情緒,再聽音樂時便讓幾名學生拿著教桿、尺子當馬騎,同學們興高采烈、情緒高漲,表演得非常精彩。在這一從感知到體驗的欣賞過程中,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形,更準確地把握作品,深刻地理解音樂,充分欣賞音樂之美。
六、開動腦筋編兒歌,培養識譜興趣
識譜知識的傳授在音樂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學生掌握好識譜知識,可以更準確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為使學生對枯燥無味、難學難記的識譜知識感興趣,我常把一些識譜知識編成兒歌幫助他們學習,培養學習興趣。如教學生認識五線譜的線數和間數時我編了如下兒歌,讓他們邊指邊讀:小手打開來,五指上下排。五四三二一,五線五指代。一線mi,二線sol,下加一線就是do。一間fa,二間la,下加一間就是re。學生既動手又動腦,流暢上口,易懂易記,對五線譜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音樂教學要努力使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音樂是美好的,純真善良的人格是美好的,無私正直的道德是高尚的。不要過分苛求有些孩子的聲音不夠甜美,也不要計較那些五音不全的存在,我們要以教師的一片真誠引導他們步入音樂的世界。相信今天的努力定會為他們的人生增添幾分絢麗的色彩。
參考文獻:
[1]中小學音樂教育,2008,3.
[2]中國音樂教育,2008,8.
[3]中國音樂教育,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