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章權
摘 要: 正所謂有效的問題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讓學生沉浸在思考的漣漪之中;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讓學生在探索頓悟中感受思考的樂趣。相反,如果教師的提問很膚淺,看似場面熱鬧,老師一問學生齊聲回答,表面上學生全會,實則沒學到什么,還會導致學生養成淺嘗輒止的不良習慣;如果問題模棱兩可,學生就會云里霧里,一臉茫然,摸不著頭腦。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有效提問 提問時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數學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師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增強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基本控制手段。因此,只有處理好課堂的有效提問,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思維的碰撞、方法的交流、經驗的分享,才能使課堂呈現出繽紛的色彩。
一、捕捉提問契機,提升提問時效
在教學中,只有在最佳時機提問效果才最好。所謂最佳提問時機,就是當學生處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憤悱”狀態時,學生注意力最集中,思維最活躍,對教師的提問能入耳入腦。最佳提問時機,既需要教師敏于捕捉、準于把握,又需要教師巧于引發、善于創設。
1.當學生的思維發生障礙時,及時提問。
學生的思維發生障礙的地方,往往是教學重點所在之處。在學生思維受阻時,教師要通過采用鋪墊性、輔助性的提問,降低坡度,減小難度,幫助學生理解知識,讓學生自己思考、探索知識,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如,我引導學生解答這樣一道題:“學校把360本故事書分別放在上、中、下的書架上,上層的1/4等于中層的1/5,等于下層的1/6,求下層書架上放多少本書?”此題有一定的難度,學生都在冥思苦想,思維發生了障礙。這時我點撥提問:“這三層書架中每一層書各有多少份?每一份的本數都相等嗎?為什么?這三層共有多少份?”經這樣一問,學生思路頓開:上層有4份,中層有5份,下層有6份,所以一共有15份,下層占故事書總本數的6/15,也就是360本的6/15。這道難題就這樣被解決了。可見這個問題正是問在知識的關鍵處,既疏導了學生思維的障礙,解決了疑難,又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2.當學生的思維產生“模糊”時,及時提問。
所謂思維“模糊”,就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存在著片面性。如,教學了“整數加減小數”后,要求學生做5-(2+1.4)等于多少。有一個學生只把整數部分相減,得出3+1.4;另一個學生先計算2+1.4得3.4,再從被減數5中減去3.4,結果在退位過程中又出現了問題,得2.4。這說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存在著片面性,有些模糊不清。在分析這兩個學生做錯的原因并訂正后,適時引問:如果要使答案是3+1.4或2.4,那么這個題目應如何改動?這一問立即引起全班學生的興趣,大家紛紛討論。這一問題恰恰把整數加減小數中容易混淆或產生錯誤的地方暴露出來,這種問題來自學生,又由學生自己解決的方式,不僅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當學生思維缺乏深度時,及時提問。
由于學生受閱歷水平的限制,他們對問題往往缺乏深層次思考,只停留在一般或淺層次的認識水平上,滿足于一知半解。例如,教學“認識二分之一”一課時,老師設計了這樣一道題:在一個正方形紙上找1/2.1/3.1/4,再觀察比較得出1/2>1/3>1/4,接著老師引導學生尋找規律,一位學生答:“我發現數越多那個數就越小。”這位老師聽到這樣回答時立刻否定,使學生的認識停留在一般或淺層次的水平上。其實老師只要啟發性地引導就可打開學生的思路。如問:你發現哪個部分的數越大,這個數就越小,為什么?最終得出結論:同一物體分的份數越多,表示每份的數就越小。這樣及時提問,步步深究,就能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得到拓展。
二、精心設計提問,提升提問素養
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怎樣做到的“有效提問”呢?有效的提問應是有計劃性、針對性、啟發性的,能使教學有聲有色,有理有情,讓課堂綻放應有的生命色彩。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我認為在教師在進行有效提問的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了解孩子,使提問能激發孩子的興趣。
提問應注意從孩子的實際出發,正確估計孩子的能力,有針對性地提出不同深度的問題。教師的備課不僅是備內容,備問題,更是備孩子。在問題的準備時要把內容和孩子這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孩子的已有經驗有哪些?哪些問題對孩子有新的挑戰?哪些問題貼近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在這次活動中能提升孩子的哪些新經驗呢?要對這些問題有充分的考慮。
2.適當追問,使數學教學活動層層推進。
問題往往是教師在備課時事先設計好的,因此帶有一定的主觀性。所以提問量要靈活運用,根據孩子的反應即時調整,圍繞教學要求進行適當追問。教師要有意識地讓孩子進行逆向思維。要善于通過追問讓孩子把行為背后的思考表達清楚;要善于通過提問把個別孩子有價值的經驗呈現在全體孩子面前,經此提升所有孩子的經驗,推動整個活動的發展。
3.提問要積極。
生動有趣的課堂背后往往有一個情緒激昂的教師。如果教師不充分關注提問時的神態、語氣、語調等方面對學生情緒影響的重要性,那么課堂上的學習氣氛就會顯得平淡無奇。事實上,教師在提問時持積極的態度對孩子的思維能起促進作用,孩子能從教師愉悅的態度中得到鼓勵,從而增強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總之,精彩的課堂提問既能體現教師的基本功,又能啟發學生的思維,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優化。要實現有效提問,我們必須努力做到:以最主要的問題突出最豐富的學習信息,以最輕松的方式讓學生獲得最有分量的收獲,以最接近學生的起點帶領他們走向最遠的終點。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思想在碰撞中升華,智慧在交鋒中閃爍。讓我們揮動“有效提問”這一引領有效課堂的翅膀,在數學教學的時空里,與學生一起展翅翱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