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明
摘 要: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為突出教學重點,需要針對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些有典型意義的問題。課堂提問應該結合每一堂課,設計有利于發散創新思維的問題,通過有效提問,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問題設計,構建有利于學生素質發展的課堂教學環境,增強提問的藝術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課堂教學實效。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課堂提問 教學藝術
一、通過問題設計營造和諧愉快的教學情境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通過好的提問進一步構建適合學生能力培養的和諧愉悅的教學環境,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把數學教學內容與生活化教學情境融合在一起。恰當而實時的提問有利于喚起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但一般只適合單獨輔導和個別教育,占用時間較長。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強化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鼓勵學生以新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及時發現和探索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盡可能提高教學實效。為了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興趣,教師應根據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類型的課堂提問,讓學生在回答問題過程中體驗成功,進而達到愛學習的目的。課堂提問要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呈現教學素材,注重數學學習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著重實際問題的解決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變革教師傳統的教學方法及教學觀念具有重大意義。教學方法要靈活而藝術,讓數學教學在學生愉快的體驗與參與中共同完成。教師要提高自身修養,必須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掌握學生的具體、特殊情況,關心學生,這既是數學教師高尚品德的表現,又是實現成功教學所必需的,對那些其他課學習成績優秀而數學成績稍差的學生,當做重點對象培養其數學能力,帶動全班學生努力學習數學,共同進步,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環境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更形象化地理解數學知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恰當地提問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提問和回答問題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勇氣,從小磨煉意志、樹立攻克難題的決心,培養勤學苦練的頑強斗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強化素質教育理念具有深遠的意義。
二、提問要符合學生的實際
小學數學教師要針對孩子們不同的心理特點,實時改進課堂教學方法至關重要。首先要通過符合學生實際的有效提問,激發他們熱愛數學知識的興趣,增強自信心,既不能拔苗助長,又不可挫傷積極性。富有藝術性的恰當提問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數學教學中獲得愉悅的體驗。教師要十分注意使用恰當的引導方法對待每一位學生,激發他們的數學思維意識。在設計課堂提問時,教師要對全體學生的綜合情況全面分析和正確把握,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堂實際需要,掌握好所提問題的難易程度。不能問得太平直、太淺顯,那樣學生幾乎不用通過思考就立即回答,整堂課表面上看起來熱熱鬧鬧,氣氛活躍,實則流于形式、華而不實。這樣的提問對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沒有任何益處。而問得太迂曲、太深奧,使得學生想半天連問題的要點還弄不明白,就會損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對教學也沒什么好處。數學教師必須以良好師德和高度責任感加強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探索,培養學生學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興趣,發散創新思維,實施情境化教學,爭取做到以教促學,共同參與探討,有利于研究探索型教學模式的實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設法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分析問題。學生在學習中需要與同學交流,需要得到老師的指導,這一切可通過構建新型教學環境實施,有效增強小學數學教學的效果。改變傳統教學理念,把常規教學手段與問題設計技巧有效結合起來,使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教師把借助現代信息技術設計好的多媒體教學課件,通過利用網絡等現代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優勢,可以對數學難題進行具體分析研究,啟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一些生活中蘊含的數學問題,鼓勵學生共同參與構建研究探討性數學課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數學課堂問題設計要注重實效
建立和諧融洽的課堂教學環境,讓學生在歡樂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和滿足,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師要恰當而及時地給予學生鼓勵,讓客觀的評價語言在孩子們的心靈上燃放出強大的助推力,千萬不要以為是小學生,就隨意批評,那樣只能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挫傷其積極性。提問是一種啟發式教學方法,是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它不僅能啟發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問效果如何是一堂課成敗的關鍵,而決定提問效果的根本因素在于如何把握課堂提問的技巧。每個教學單元都有其重點,課堂提問應該圍繞這些重點進行。好的提問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教學中有時候一句贊譽學生的話,就像精神營養劑一樣,激發后進生的學習信心,讓那些好學生做到更有信心學習,煥發全體學生的精神面貌。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圍繞教學重點,實時提問,為了使學生積極參與,要善于設問解疑,精心設計具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在求知欲望的促使下積極開展思考活動,鼓勵學生發表個人見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消除自卑、增強自信,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在提問過程中逐步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化數學知識的應用,改變觀察問題的方法,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提問之后再組織討論,并且對學生的回答作出及時恰當的評價,對的,要肯定其成績,并引導學生的思維向縱深方向發展;錯的,教師要耐心傾聽,讓學生把話說完,并設計好糾錯方法,及時更正,同時也要注意給予學生激勵性評價。而客觀而恰當的評價語言不僅是由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決定的,更是由教師的高尚職業道德和良好心理品質決定的。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切記不能帶入個人情緒,千萬不要有任何私心。基礎教育最重要的是共同配合,協調發展,教師只有把自己的高素質滲透教育教學實踐中,才能在學生中樹立威信,才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提高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教師要以素質教育和人才培養觀念促進教學改革,通過有效提問,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索興趣調動起來,實現以數學概念教學為基礎,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反復練習,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成功的課堂提問能給教師帶來無盡的教學趣味,同時也能給學生帶來思考的快樂、思維的發散。數學教師應該努力探求課堂提問的妙法,使學生在課堂提問中迸射出創造的火花,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提高學生數學能力和培養數學思維方式的途徑,為提高學生素質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