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峰
摘 要: 學前英漢雙語歡樂教育活動,采用電化教育手段,營造英漢雙語語言環境,通過吟唱、律動、童謠表演等符合幼兒愛動及愛玩心理特點的教學形式,貫穿幼兒的一日活動之中,能夠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幼兒良好文明行為規范的培養和身體全面和諧發展,提高幼兒各種能力,幫助幼兒形成樂于與人交往的性格,對今后社會性發展大有裨益。
關鍵詞: 學前教育 雙語教育 歡樂教育 英漢雙語
3~6歲幼兒對英漢雙語語言的習得主要借助聽、說、模仿、運用發展和提高,良好的英漢雙語語言環境的營造,對幼兒的語言學習十分重要。幼兒園英漢雙語歡樂游戲情境的創設,為幼兒游戲化學習、不知不覺的自發性學習、自主探究性學習等提供了可能,有力地促進了幼兒英漢雙語語言的習得和靈活運用。
一、英漢雙語語言環境貫穿于幼兒的一日活動之中
幼兒園英漢雙語歡樂教育可充分滲透到一天十幾個小時的生活活動、活動區活動、教學活動、戶外體育活動等幼兒一日活動之中,整個幼兒園之內到處充滿學、說英漢雙語的氣氛,幼兒耳濡目染,在這種氣氛中自然進行初步日常英漢雙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養成良好的禮貌、行為習慣,促使幼兒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同步發展。教師與幼兒一起運用英漢雙語進行探究、游戲、學習、娛樂等活動,使幼兒潛移默化地在歡樂教育中受到影響,輕松自然地習得英漢雙語兩種語言。
二、運用電化教育手段,為幼兒營造真實的英漢雙語語言環境
電化教育是現代教育的重要手段,能克服時空限制,為幼兒創設更真實的語言情境,生動的畫面、豐富的色彩、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悅耳的音樂等無一不對幼兒產生強烈的吸引力,符合幼兒的認識規律和思維水平。
三、營造英漢雙語語言環境,激發幼兒的自主學習情趣
幼兒英漢雙語語言的習得,除了來自師幼間的聽說訓練、幼兒間的交往以外,良好空間環境的創設對幼兒的語言發展起著積極促進作用。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和階段性學習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營造幼兒園空間環境,精心設計各種英語場景,創設知識再現、復現的機會,投放活動所需的道具和操作材料,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環境氛圍,讓他們在觀察、探究、游戲中提高英漢雙語表達和運用能力。
四、英漢雙語歡樂教育活動設計要科學、合理、規范
幼兒園的英漢雙語歡樂教育活動設計應尊重幼兒注意力時間短,喜歡重復,理解和接受能力較差等特定的年齡特點,穿插3個以上的互動游戲,遵循靜—動—靜—動相結合的教育原則,從幼兒生活和學習實際出發,精心設計歡樂教育活動。
五、英漢雙語歡樂童謠的表演,開啟了幼兒的愉悅學習之旅
在英漢雙語歡樂教育中,通過吟唱、律動、童謠表演等符合幼兒愛動及愛玩的心理特點的教學形式,讓幼兒在動口的同時動手,增強語言多樣化和新鮮感,給幼兒營造活潑歡快的語言學習環境,吸引幼兒的注意,輕松有效地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強化記憶效果,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幼兒輕松自然地掌握英漢雙語知識。
六、掌握英漢雙語歡樂游戲的創編技巧,輕松駕馭課堂教學
游戲化教學是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最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法。教師在創編幼兒游戲時,應注意游戲具備明確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游戲設計要以幼兒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調動全體幼兒積極參與,有利于幼兒學習英漢雙語知識,發展和提高幼兒運用英漢雙語語言的能力。
七、提高教師素質,輕松有效地開展英漢雙語歡樂教育活動
英漢雙語歡樂教育活動的成功開展,需要教師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使用標準、活潑、生動、流暢的英漢雙語語言,發揮說、唱、跳、演等綜合基本功,高效運用律動、說唱、表演、游戲等教學方法,增強幼兒學習趣味性和積極主動性,保障幼兒學習效果,培養幼兒知識遷移能力,讓幼兒體驗到學習帶來的輕松、愉悅、開心和快樂。
學前英漢雙語歡樂教育活動能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幼兒良好文明行為規范的培養和身體全面和諧發展,提高幼兒各種能力,如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創造力等。在社會交往方面,幫助幼兒形成樂于與人交往的性格,對今后社會性發展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