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妮
摘 要: 人類身心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精神因素,藝術帶來的愉悅感對心理的調節作用尤為顯著。美術教育不僅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發揮,而且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它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切入點,與許多學科相輔相成,有重要意義。如何進行美術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關鍵。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鼓勵引導實踐體驗,適時恰當地評價,發揮小組群體的力量,培養個性審美意識等,均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 高中美術 學習興趣 培養方式
美術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教育,它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素質。美術教育對促進人的智力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1]。目前大多數學生對美術課缺乏興趣,感興趣的僅是美術課上相對寬松的空間和時間,并不是真正喜歡美術學科,更有甚者對美術有厭煩情緒,致使教育的預期目的難以達到。針對這一現象,以及新課標的要求,應打破傳統美術教學,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非智力因素中,興趣是最活躍的因素。那么如何才能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呢?
1.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可通過內容豐富、活潑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我們在滿足學生表現欲的同時,要注意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力求在課堂教學中體現藝術課程的人文性、綜合性、創造性和愉悅性。在玩中學習更能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使用多樣化的多媒體教學,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參與感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實施愉快教學,增強教學效果。如用多媒體白板,欣賞名人名畫,開設手工制作,走進大自然,到科學宮,使教學活動更新穎、更有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精美的版式設計”活動,讓學生欣賞大量的手抄報版式后,自己設計版式,在參與活動中和自作成果的激勵下提高學習興趣。在“為國慶獻禮”活動中讓學生完成手抄報、繪畫、手工制作等,表達愛國之情,為烘托氣氛,播放短片《閱兵式》,使學生的熱情高漲,滿懷激情制作自己心愛的禮物,為國獻禮。
2.鼓勵引導實踐體驗,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引導學生親自動手,通過對材料的多次嘗試和多次接觸感悟,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關美術技能技巧。老師可不要求學生依照范畫樣本制作,對于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樣粘貼不做統一規定,讓學生對材料進行反復觸摸、把玩、琢磨、探索,從不同角度試驗、發現和理解工具材料的性能特性;制作方法和步驟的多樣化。老師要引導學生多寫生,鼓勵學生自己觀察、分析大自然事物的形態特征,在真實的事物面前觀察表現比對范畫臨畫要形象生動得多,學生對形象的掌握也會更快且準確。
3.適時恰當的評價,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以需要為基礎的,當人的某種需要得到滿足時,便產生一種愉快的情感體驗,而這種體驗會使人對該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2]。學生都想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賞識,得到其他同學的認可,尤其繪畫基礎較差的學生,他們在繪畫上往往多次受挫,對繪畫毫無興趣,甚至懼怕繪畫。教師若在課堂上有意創造條件,給他們展示的平臺,并及時給予評價,學生會因得到鼓勵和成功的體驗,漸漸提高學習興趣。如《畫同學》一課中,教師根據學生不同的繪畫風格,及時給予肯定:你畫得太形象了,你畫得真有創意,你畫的同學一看就知道他的性格等,讓孩子們明確方向,提高學習興趣。
4.利用小組合作,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美術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對全體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而不是把所有學生培養成藝術家,因此,課程教學的優越性在于面向全體學生,利用學生的智慧相互啟發,取長補短、由此及彼、互相促進,利用群體力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如制作手抄報一課,學生可以小組合作完成版式設計。組內分工明確:有設計版式的,有上顏色的,有寫標題藝術字的,有寫文章內容的,小組還可推出一人解說設計構思。通過這節課,組內學生互幫互助、團結合作,完成作品,在體會集體大智慧的同時感受成功的喜悅,延續學習興趣。
5.培養個性審美意識,加深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培養學生欣賞藝術品的能力,進而提高審美鑒別能力。教學中,老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審美感受,引導學生用自己獨特的視覺感受藝術作品,使學生的情感與對象產生共鳴,審美想象力自然得到自由發展。如筆者在欣賞凡·高的《向日葵》時,介紹作品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簡介,有助于學生對畫的理解;要求學生在欣賞畫的同時思考問題:畫的是什么?怎么畫?色彩、用筆有什么特點?哪個地方給你感觸最深?然后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單純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強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筆觸形成的視覺沖擊力;有的領略到的是一種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則從作品中體會到生命被壓抑而爆發出的吶喊;有的則感到每朵花就像一團火焰,這是愛的最強光。由此可見,引導學生的審美個性,可以啟發學生對審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復雜性和深遠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學習興趣。
總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使他們的思維變得流暢、靈活,還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他們的潛能。老師可以利用多種教學手段結合學生的實踐活動,加上老師的逐步引導和恰當肯定與表揚,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進而培養學生的個性審美,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在美術教學活動中,老師要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
參考文獻:
[1]魯道夫·阿恩海姆[美].對美術教學的意見[M].湖南美術出版社,1993.
[2]尹少淳,主編.美術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