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才
摘 要: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生活與學科教學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小學數學學科知識來源于生活之,更應當應用于生活中。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生活化程度,能促進小學數學學科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將教學與生活有效結合,促進小學生數學知識理解能力與應用能力的提高,從而快速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整體目標。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教學活動 生活化 教學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蘊涵大量的數學知識與數學信息,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無論是人們的生產還是生活都離不開數學,數學與生活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培養學生在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的能力,利用生活開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眼界,從而促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富有生活體驗,更好地將知識與實踐進行結合,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提高。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基本理念分析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生活化,是新課程標準為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提出的新要求。選擇生活化的教學方向,也是小學數學學科實現自身改革的必然之舉。下面我們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基礎理念。
1.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更關注學生已經具有的生活經驗。新知的學習,都是在舊知的知識上進行的探究與挖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小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更要關注小學生的生活積累。要強調教學活動及學習行為的意義,就要關注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準備。小學生已經具備的學科知識及生活經驗就是他們的學習準備。加強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教師要關注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強調小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利用已有的知識體系幫助小學生進行新知識體系的構建,在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趣味性提高的同時,讓小學生通過數學學習更全面地反思生活。
2.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提出更高、更豐富的要求。成功的生活化小學數學教學,需要做到兩點。其一,小學數學教學活動要生活化,就要盡可能地做到直觀與生活,成功地將課本上抽象的概念與知識轉變為形象、生動的信息,促進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才能讓學生接受生活化的小學數學教學。其二,要深入提煉生活內容,促進學生做到學習致用。在生活化的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建立起問題意識,更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眼光。學生自主發現數學問題,才能有效地辨別出生活中的哪些現象是數學現象,哪些問題可以利用數學知識進行解決。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分析
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發展,需要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及課堂練習等多個角度改革。每一次變化都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考驗,在筆者看來,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加強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生活化。首先,教師要深入分析教材,在教材中選擇具有生活性的學習資料。在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時,教師要盡可能地選擇那些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延長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的教學內容。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引導學生認真學習,培養學生發表學習心得的能力,給學生上臺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因此,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選擇要具有促進小學生數學知識了解度提升的作用,還要與學生的生活有密切聯系。
其次,教師要在生活中發現有利于教學活動實施的教學內容。生活中的教學內容,可以取自于學生的校園生活,家庭生活,也可以取自于學生的社會生活。校園、家庭與學校,是小學生學習與生活的主要場所,從這些方面入手收集一些數學教學資源,有利于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真實性的提高。
比如在講解有關于加法的知識時,可以將抽象的數字轉變為不同的實物,像校園中的樹、家里的枕頭、社會生活中的商場等,讓學生利用這些實物總數的計算學習加法知識。這樣取自于生活中,具有生活化特點的教學內容比傳統教學內容更有吸引力,有利于小學生參與數學課堂活動,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
2.加強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生活化。首先,利用生活化的課堂導入開始一節新課。一個有效、科學的課堂導入直接作用于課堂活動的質量與效率。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的導入,讓小學生感覺到自己與數學學習內容距離很近,這樣小學生就十分樂于接觸新的數學知識。小學生具有數學學習需求,會十分積極地融入課堂活動中。比如在講解有關于統計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一張糖果的圖片,讓學生對雜亂的糖果進行分類,不限制分類的依據。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的目光快速為糖果吸引,他們的數學活動參與欲望被激發,有利于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其次,教師要利用生活化的例題開展數學教學。完全利用小學數學教學開展教學活動,很難讓教學活動滿足小學生的品味。這是因為教材中的許多內容不為小學生熟悉,學生對其沒有了解的欲望。這時,教師就可以從生活中選擇一些事例,編一些生活化的例題,讓學生在自己生活經驗可觸的范圍內進行數學學習。如在教學《克與千克》的知識時,教師可以拿一些生活中的實物解釋克與千克的區別,讓學生具有形象的概念。像一支筆多重,一個桌子多重的呈現,可以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與真實化。
最后,加強課堂練習的生活化。課堂練習活動的開展,是為了促進學生課堂所學知識的鞏固。傳統課本練習,會讓學生覺得學習就是看課本,做課本中的題,產生厭煩的學習情緒。在教學改革的今天,教師可以利用一張圖片創設一個情境,讓小學生口述題目,讓他們在課堂上解決生活問題。
3.加強創新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發展,需要高素質教育的支持。在教學發展的新時期,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當接受新的教學思想,改革自己的教學方法。學校應當關注小學數學教師隊伍的建設,利用定期培訓,讓教師學習與接受新的教學思想,掌握創新的教學模式。許多教師安于現狀,不進行教學業務方面的自主提高。面對這樣的情況,學校的管理者應當加強教師考核機制的建立,給教師自主學習的機會,利用科學與定期的考核,測試教師的教學業務水平及創新能力,給教師自我提高的動力。在日常教學中,學校的管理者或者教學工作負責人要加強教學監督,經常聽課與指導,為教師提供一些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方法,讓教師知道從哪里入手進行生活與學科教學的結合。只有創新型教師隊伍的成功建立,才能促進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改革的成功。
綜上所述,在教學改革的今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認識到教學生活化的意義。小學數學教師要意識到數學教學活動的生活化,并不是指課堂活動的熱鬧,而是從生活實際問題出發,引導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景中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將數學教學與生活進行結合,讓學生在生活的層次上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找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最佳結合點,有利于促進小學生數學知識靈活運用能力的提高,同時也讓教學活動更有趣味性。
參考文獻:
[1]羅海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趨勢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23).
[2]陳璐.淺論數學生活化對教學方法的影響[J].金田,2013(02).
[3]繆亞紅.論如何讓小學數學在生活化教學中綻放活力[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3(Z1).
[4]童立新.淺談對小學數學生活化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2(08).
[5]羅亞波.“學”數學更是“用”數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