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紅艷
摘 要: 原生態課堂(The original ecological classroom)是展現學生語言學習才能和活化教學過程的有效載體,彰顯生本主義和人文化理念。本文依據學生英語學習認知需要,圍繞自主質疑、任務合作和積極展示,闡述激發學生英語學習潛能動力的重要意義。探討原生態課堂建構對促進學生學習認知體驗和開放教學過程具有一定的現實借鑒意義。
關鍵詞: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 原生態 開放
沃勒(美國教育學者)認為,課堂應是一種狀態,是教師為學生營造的和諧的、有利于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氛圍,即所謂的原生態課堂(The original ecological classroom)。基于上述認識,現行的英語課程標準強調,以情境創設為外部支撐,多注重任務合作探究,引導學生在多元化的課堂背景下自由展示自己的才華,幫助他們在實踐體驗的過程中形成更有深度和廣度的英語知識,提高語言表達綜合運用能力。
一、多給學生自我質疑思考時間,激發好奇探究欲望
原生態課堂從維護生態的平衡入手,強調學生個體潛能和激情的發揮,鼓勵學生在自我學習發展過程中增強認知體驗,讓他們的思維火花更加絢麗多彩。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發展需要確定課程教學方式,讓他們在感受學習主人翁地位的基礎上,更好地帶著問題和新鮮感融入探究過程。
關注學生自我質疑思考,讓他們在主動嘗試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一方面,以創設愉悅閱讀學習情境為核心,鼓勵學生在自主整體閱讀的基礎上,找出自己的理解疑難之處,形成一定的問題。另一方面,關注學生個體表達,允許他們以自由化和多樣化的方式陳述自己的思考思維方式,讓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下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思考,增強整體理解感知能力。學生自我質疑思考的過程,也是他們語言認知感悟不斷深化和豐富的過程,課堂充滿求知欲。
鼓勵學生將自己的質疑問題通過自我主動思考和認真總結的形式重新審視,便于他們在嘗試的過程中獲得更為豐富和深厚的感知。例如,在譯林版高中英語模塊八Unit1“The written world”的Reading B“Appreciating literature”教學中,根據閱讀指導要求,針對“Reading A”中的閱讀思考題目,鼓勵他們就“Can you tell us the main ideal of the article?”找出相關有效信息,幫助他們形成語篇理解感知。待學生形成一定的整體感知印象后,多鼓勵他們針對自己的學習問題運用互動交流的形式予以主動呈現。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不同,建議他們進行比較分析,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二、多讓學生嘗試任務互動探究,增強合作競爭意識
生態化課程與開放化教學模式相一致,旨在要求學生在彼此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形成團結協作的學習精神。通過任務化的引導,使得課堂教學更具原生態和開放性,更利于學生從中獲得豐富的學習認知靈感。
教師在任務設計過程中,應在熟悉課程章節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基礎上,緊扣破解策略方法的多樣化,鼓勵學生運用同桌交流、小組討論、角色對話等方式合作探究,讓他們有與個體學生不同的感知。在指導過程中,一方面,教師組織學生圍繞學習任務進行多樣化嘗試,讓他們將合作學習當做是提高語言表達運用技能的必然需要。另一方面,鼓勵學生運用相互競爭的學習方式,建議他們在組內成員比賽、組間對抗等過程中相互競賽,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習內驅動力,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學習的內驅動力,讓他們在相互競爭的過程中更好地總結反思。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表現,運用形成評價和激勵的方式肯定學生,讓他們在受到關懷的過程中增強學習的積極動力。
任務化的合作探究能使得課堂教學以問題為導向,不斷激發學生多種語言學習的潛能和激情。例如,在模塊七Unit 2“Fit for life”的Reading“Two life-saving medicines”閱讀學習中,不妨根據文章表達的“The history about two life-saving medicines”主題,建議學生圍繞“Why did the people need two medicines?”進行同桌交流,幫助他們深化整體理解。同時,結合學生理解疑難,鼓勵他們就“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benefits of aspirin?”“Which information do you learn from the article?”進行小組討論,延伸學習認知感悟思維,形成良好合作探究學習意識。
三、多請學生主動展示學習成果,增強內驅動力潛能
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為學生提供自由展示的平臺,讓他們的學習成果在受到認可的過程中熠熠生輝,學生的學習激情也因此高漲,更加增強他們學習主動性和創造力。原生態的課堂正是為學生創設自由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發展的載體。
在展示過程中,一方面,為學生搭建豐富多彩的園地,鼓勵他們在相對自由的空間內表現自己的學習成果,讓他們有更為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教師應多給學生肯定和掌聲,讓他們在受到鼓舞的過程中更加積極向上,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表達綜合運用技能。
由此可見,原生態型課堂融生活性和開放化為一體,體現了情境的真實、過程的互動和氛圍的活躍,是對優化教學過程和方法的有效闡釋。多給學生自由學習探究的空間和時間,利于他們在富有情趣化的實踐互動交流中,自覺轉化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表達運用技能水平,滿足全面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何炫.英語生態化教學環境的構建路徑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
[2]高大軍,付冰.對構建中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的探討中國科技信息,2012(12).
[3]黃錕.中學英語高效課堂建構對教師教學行為的要求[J].中學生英語(高中版),2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