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廣勇
摘 要:《小青蛙跳跳跳》體育活動讓低年級學生有興趣地練習跳,并在增加動作難度的基礎上鞏固跳的技能,是當前低年級跳躍類體育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學生模仿青蛙角色練習跳的動作,不僅有利于訓練跳躍動作,而且有助于激發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促進學生以體能為主的身心和諧發展。
關鍵詞: 低年級 體育活動 訓練跳躍 激發興趣 促進發展
我校非常重視學生戶外體育活動的開展,在學校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加大場地和設備設施建設;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因地制宜,建設活動場地,營造活動氛圍,裝備戶外活動設備、器械;結合當地風土人情,利用廢舊物品自制不同功能的活動器械豐富活動內容;活動中角色扮演,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給足學生自由活動的空間,調動孩子探索的欲望,讓孩子在戶外體育活動中得到了全面發展。下面僅以《小青蛙跳跳跳》體育活動為例加以說明。
一、創編意圖
低年級是發展學生跳躍能力的最佳時期,此時期多以訓練學生雙腳跳的動作為主。怎樣讓低年級學生有興趣地練習跳,并使其在增加動作難度的基礎上鞏固跳的技能,是當前低年級跳躍類體育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對于學生來說,模仿小動物是他們很喜歡的事情。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慣是他們理解和喜歡的,賦予學生“小青蛙”角色練習跳的動作,不僅有利于訓練其跳躍動作,而且有助于激發其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促進學生以體能為主的身心和諧發展。
二、活動名稱及適合范圍
針對學生喜歡模仿小動物的特點和學生熟知并喜歡青蛙的實際,我們創編了《小青蛙跳跳跳》這個學生戶外體育活動方案。本活動方案適用對象為低年級(5—7歲)學生,每次活動控制在10分鐘~15分鐘;參加本次活動的人數控制在25人之內;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可以組織該項活動。
三、活動目標
(一)練習雙腳并攏向指定位置跳躍,嘗試學習單腳跳和單雙腳交替跳,發展學生雙腳向前跳和連續跳的能力,鍛煉腿部肌肉力量,鍛煉身體的協調能力,提高學生的跳躍能力。
(二)能遵守游戲規則,能按照老師的指令進行游戲。
(三)體驗同伴間一起游戲的快樂,提高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四、活動準備
(一)知識:課前了解青蛙的基本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慣。
(二)場地:廢舊紙箱、藍色綠色編織袋或廢舊輪胎若干,圍成池塘;或用跳繩、皮筋等裝飾成小河溝。(在室外選擇較平整的場地,用粉筆或其他記號筆在地上畫若干類似荷葉的圈也可。)
(三)物品:青蛙媽媽胸飾一個,小青蛙頭飾每人一個;小蟲子(圖片或模型)、小蝌蚪(圖片或模型)、呼啦圈(綠色)若干;錄音機、磁帶。
五、活動步驟
(一)激趣、導入、熱身。
情境導入:師生分別扮演青蛙媽媽和小青蛙。“蝌蚪寶寶,來跟著媽媽一起游泳吧!游呀游,游呀游,長出了兩條后腿(蹬蹬后腿,踢踢后腿,屈腿壓壓);游呀游,兩條前腿出來了(抖抖前腿,甩甩前腿,晃晃前腿);游呀游,游呀游,小蝌蚪扭扭屁股,轉個圈,摸摸你的尾巴還有嗎?小蝌蚪變成什么了?——青蛙!”
(在輕快的音樂中,青蛙媽媽帶著小蝌蚪做準備動作,通過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不僅使學生的身體各關節慢慢活動開來,而且激發了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也為以下的活動做好了準備。)
(二)練習雙腳并攏跳。
(情境創設:今天媽媽要帶你們到河對面去捉害蟲。你們看,河面上有一些荷葉,我們要跳到荷葉上,踩著荷葉過河。)
1.教師示范跳(兩腿并在一起,準備起跳的時候,手向后擺,落地時,手向前擺。)。
眼睛看著前面的荷葉,兩腳并攏站好,屈膝、向前輕輕跳過去,輕輕落地、微蹲,然后站好后再找一片荷葉,看好了再跳過去,這樣一片一片跳過去,直到對岸。
2.學生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請能力強的學生示范,其他學生仔細觀察。
3.嘗試從不同高度的岸邊往下跳。
在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后,鼓勵學生自由嘗試從不同高度的岸邊往下跳。教師提出跳得高、遠、輕的要求,在練習中重點強調起跳和落地的動作方法,注意保持身體的協調性,使每次練習各有側重。
4.嘗試學習單腳跳和單雙腳交替跳。
在學生掌握雙腳跳動作要領后,鼓勵學生自由嘗試單腳跳和單雙腳交替跳的練習。
(1)單腳跳:一條腿站直,一腿彎曲,緊貼在一腿的旁邊。
(2)單雙腳交替跳:跳法同上,只是在交替的時候要注意保持身體平衡。學生由雙腳的自由跳躍到單雙腳交替跳,難度增加,注意跳的時候保持身體的平衡。
(學生初步掌握“從高處往下跳”的動作要領后,需要通過游戲或提高難度保持他們的興趣,從而鞏固跳的動作,避免枯燥的純動作練習)
(三)開展《小青蛙跳跳跳》的游戲,鞏固跳的技能。
1.分組游戲。
情境創設:把學生分成若干組。“今天我們要到河對岸去捉害蟲,看誰能從荷葉上跳到對岸”。學生從起始線開始,從一個圈跳到其他圈里,一邊跳一邊說兒歌:“小青蛙,呱呱呱,見害蟲,抓一抓;小青蛙,跳跳跳,害蟲見我跑不掉。”
引導學生學習小青蛙的跳躍動作,注意雙腳跳的動作要領。看看哪只小青蛙跳得遠,他是怎樣跳的?請學生說說并個別示范,注意體會手臂和腿的動作要配合才能跳得遠。
2.在進行《小青蛙跳跳跳》的體育活動中,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改變圈的擺放路線(直線型、環形、蛇形)、圈和圈之間的距離;指導學生鞏固雙腳跳的動作,嘗試練習單腳跳和單雙腳交替跳。
(四)放松整理動作——放音樂。
1.師:今天你們這些勇敢的小青蛙,捉了那么多害蟲,高興不高興?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慶祝一下吧!(跟著音樂做放松動作)
2.現在,讓我們和朋友去分享美食吧!(學生自由結合小組交流活動體會)
六、活動建議
1.學生“從高處往下跳”時有一個向前的沖力,因此,“跳臺”不宜過輕,要注重穩定性、安全性、多用性。低年級“從高處往下跳”的高度基本定為20厘米~30厘米。
2.各個圈之間的距離約30厘米左右,圈的直徑約為30厘米左右,并要根據孩子的彈跳能力適當改變圈的大小,改變圈的擺放路線(直線型、環形、蛇形),改變圈和圈之間的距離。
七、活動自我評價
整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遵循動靜交替、循序漸進、活動適量、面向全體、關注個體的原則。本活動的開展立足于發展學生的基本動作,把基本動作技能的鍛煉寓于趣味性極強的游戲活動中。教師賦予學生“小青蛙”的角色,依據大自然中青蛙的成長和習性,自然生成本活動中“小青蛙學本領”、“捉害蟲”、“跳荷葉”等環節,讓學生練習和鞏固跳的動作,充分滿足低年級學生好奇、好動、好模仿、好表現等心理需要,讓學生在樂中學,趣中練,大大激發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也從不同層面使學生動作技能得到發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玉婷.如何激發學生參與小學體育活動[J].小學教育,2012(06).
[2]劉明槐.小學體育活動的實施策略[J].教育導刊,2010(12).
[3]杜紅梅.體育活動使學生動作技能得到發展[J].開心世界,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