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霞
摘 要: 初中思想品德教師的主導作用如何發揮,發揮得怎么樣,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程度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學成效。所以,在新課程背景下,思品教師都開展了如何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實現自主學習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績。新課程改革提倡素質教育,要求把學生從傳統的、被動的受教育地位轉移到主動的求知地位上,本文針對初中思品課堂中如何利用時事激趣自主學習的研究進行了有效論述。
關鍵詞: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 時事激趣 自主學習 角色轉變
近些年來初中思想品德新課程改革的重點是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教師教、學生學的被動而單一的教學模式,提倡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學習。教師的主導作用如何發揮,發揮得怎么樣,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程度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學成效。所以,在新課程背景下,思品教師都開展了如何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實現自主學習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績。新課程改革提倡素質要求,要求教師把學生從傳統的、被動受教育地位轉移到主動的求知地位上。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已經不再是唯一的任務,更重要的任務是引導學生養成自覺地尋求知識、獲取知識的能力和習慣。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下面我結合多年來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經驗,談談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如何利用時事激趣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實現高效教學。
一、初中思品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角色要轉變
要充分發揮時事激趣和學生的主動性,打造高效課堂。教師首先就要擺脫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更新觀念,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教學。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課堂主體,教師的言論具有絕對權威,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接受地位,沒有學習的自主性。新課程理念就是要改變這一切,賦予學生完全的自主性,這需要教師從教學的態度、對待學生的態度和角色定位上做出改變。因為學生是否發揮學習主體作用與教師的態度密切相關。教師如果是笑口常開、和藹可親、幽默善導、寬容賞識的形象,就能夠給予學生親切感,學生自然就會樂于和老師交流,在學習過程中會表現出積極主動的學習品質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因此,我們更新理念,進行角色轉變非常重要,這是新課程改革的根基所在。理念的更新和教師角色的轉變主要是在課堂上,教師在課堂上首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正確的教育觀,擺正自己與學生的關系,放下架子,放松面孔,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以民主、平等的態度面向全體學生,用真情實感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教師進行必要引導。只有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養成主動的學習行為習慣和主動的能力成長習慣。
二、利用時事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是低效的。興趣是學生積極的情緒的源泉和學生學習的原動力;特別是初中生這一年齡階段,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好奇心與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相連,好奇心驅使學生去看、去聽、去想和去問,在這一過程初中生的思維也被激活了。如果學生在看、聽、想、問的過程中感到新奇而有趣,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解決問題,展開主動的探究性學習。所以,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利用時事精心設計教學,讓學生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感興趣,并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讓學生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從而促進學生的自主性學習。
1.以教學情境為先導。
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利用好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可以根據所學內容,結合時事,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在這個情境中會出現教學問題,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入教學情境,自主發現教學問題。情境中的教學問題就是為學生的好奇心創設,它能夠勾起強烈的好奇心,從而產生一探究竟的學習沖動,正是這一沖動讓學生欲罷不能,支持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主動尋找答案。這種以問題為引領創設的教學情境,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興趣。所以,以教學情境為先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是在課改的理念下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學情境創設的是否成功直接決定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否被激發,更決定教學目標和學習品質目標能否順利實現。那么,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教師要注意些什么呢?我想教師應該注意的是創設的教學情境的有效性。所謂有效性是指教學情境能否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所創設的教學情境有趣味性,能夠引起學生興趣。同時要把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因為學生對于貼近自己生活實際的事情倍感親切,也能夠清楚認識到探究的價值,有利于學生保持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實踐證明,利用時事創設情境,可以調動學生情感,激活學生思維,促使學生萌發強烈的探究欲望,在自信心與自主意識的驅動下,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在廣闊的時空中,展示個性、尋求發展、獲得成功。
2.開展分層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自信心。
新課程改革下的學生觀承認學生的差異性。每一個學生的資質不同,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不相同,因而設計問題、布置作業時不能夠統一要求。教學目標的設定要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統一的學習目標不可能適合每一個學生,如果我們對學生的要求超過學生所能實現的目標,就會造成學生的自我認定失敗,導致學生自信心下降。
因此,只有根據初中生的實際情況設定的學習目標才能充分激發他們的探究意識和進取精神,才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自信心。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自主學習中開展分層設計,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對于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教學目標的行為要給予鼓勵。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初中思品課堂教學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