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延磊
摘 要: 語文教學一直讓學生覺得枯燥而單調,由于語文學習方法上的局限性,學生對這門學科沒有太大興趣和積極性,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性,語文教學中應積極開展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內生活,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自主能動性,本文就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進行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綜合實踐活動 教學探究
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生態化空間,學生是這個空間的主導者,具有整個活動絕對的支配權和主導權,能夠以自我和團隊為中心,推動活動進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聯系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這個生態化空間里只是一個絕對的引導者、指導者和旁觀者。
由此可以看出,綜合實踐中對學生的獨立性和主導性更重視,增強學生的學習靈活性,提高學習趣味性,在小學語文學習階段非常重要,特別對于小學生,他們本身對學習的認識和學習方法掌握不深,容易分心,如果能運用一些綜合實踐活動,將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那么小學生該如何讓綜合實踐活動融入語文教學中呢?教師如何引導、如何安排是關鍵,下面針對幾方面進行調整和改進。
一、善于觀察,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小學語文課本的單元后都有綜合實踐活動,可以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完成,如《忘不了的笑聲》是一篇描繪同學的文章,主要通過對笑聲的捕捉和描寫刻畫出不同同學的性格和特點,可以很好地運用綜合實踐鞏固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對人的感受及對周邊事物的觀察能力,老師可以讓學生專門用一堂課開展綜合實踐,運用游戲模式,隨機抽選一組同學為對象,每個人描述對某位同學和老師的笑聲的印象,然后讓其他小組猜,誰描述的最先被猜出就是最棒的,在對笑聲進行描述時,可以鍛煉學生幾方面的能力,需要真實的描述,要有大膽的說話能力,要有較強的觀察能力,讓表達的學生得到鍛煉,讓其他參與的學生融入其中,活躍課堂氣氛,發揮學生主觀能動的學習練習情緒。
二、熱愛生活,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一般來說低年級小學生對生活的認識和周邊環境的了解是比較弱勢的,除了課堂生字詞學習,他們對于語言的認知比較膚淺,為了讓他們更好地多動腦、動手、動口,學校組織的春游活動可以是有主題的,例如:《春天在哪里》,采取不同于課堂的說教形式直接讓學生感受和觀察,讓小學生發現自己對春天有什么不一樣的感受,也可以選擇“說、唱、畫”等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觀察能力和感受力,或確定主題為《我學會了放風箏》的活動,春游期間讓學生學習和動手制作風箏,并且通過了解風箏的來源,讓學生了解風箏的相關知識,自愿搜集民間的傳說,通過放飛風箏,達到勞逸結合的學習目的。
三、注重探尋,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如果老師、學校組織的一些綜合實踐活動是脫離實際和遠離現實的,則往往學生難以接受,所以開展實踐活動時應該考慮貼近實際,例如:《新年》、《感受“愛”》、《節約的秘密》,這些綜合活動與實際生活相關聯,針對《“愛我中華”故事會》,可以在學校大范圍開展比賽,這項活動要求學生對中華發展進行綜合調查,收集大量關于抗戰、民族融合等情況并掌握,這樣的優質教育資源既能讓學生得到歷史信息又能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更熱愛自己的家鄉。學生通過這樣的大型綜合實踐活動學會表達、學會贊美,鍛煉膽量和勇氣,并要求所有參加的人在活動結束后認真寫出自己的感受,提高聽、說、寫的能力。
四、小組合作,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對學生的合作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他們在完成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以小組形式存在,按照學生本身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平均分配,每五個人為一組,組織一些課后語文實踐活動,尊重學生的意見和想法,這樣完成實踐時他們就會主動積極地參與,除了分組方法外,還可以將小學時期的各學科相聯系和融合,布置實踐活動時,融入其他學科的內容,增強學生對各科知識的運用能力。
五、舉行競賽,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小學生雖然小但也有一定的榮譽感,希望通過努力得到表揚,在全校、全年級或班級中,老師可以經常組織一些比賽,其實這也是一種實踐活動,例如:“查字典比賽”,老師給出一些學生不熟悉、不認識的字、詞,讓他們通過查字典找出正確的讀音和意思,既鍛煉動手能力又提升探究欲望,更可以組織“民俗風情我最懂”比賽讓同學們了解自己城市及周邊地區的民俗風情,然后通過演講方式進行展示,既能鍛煉學生搜集信息的本事、使用計算機的基本能力,又與地理、歷史學科相結合,讓他們在綜合實踐中了解更多知識和信息。
當綜合實踐活動融入小學語文教學時,語文學習會變得更有趣味性和社會時代感,通過這些綜合實踐活動,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更簡單、更靈活,更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提高追求知識的興趣,不過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把關和監督工作,要有正面的積極意義,更多地發揮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的語文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王艷英,鄧傳遠,王列.城市居住區兒童戶外活動場所色彩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3(35).
[2]張青民.課改十年:初中語文教師專業發展調查報告[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1(02).
[3]吳繼桃.新課程背景下加強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