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幕英
摘 要: 國際日語能力測試是日語專業畢業生就職的敲門磚之一,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高專日語教育更應該正視該測試的重要性。為提高所在院校國際日語能力考試通過率,在學情分析的基礎上,作者提出以“興趣”為導向的課堂教學改革思路,以“多練、巧練”為主的練習模式。
關鍵詞: 日語能力測試 高職高專 通過率 改革策略
一、日語能力測試對日語專業學生的重要性
國際日語能力測試(以下簡稱日語能力測試)是由日本國際基金交流會及其財團法人日本國際教育交流協會自1984年起分別在日本國內及國外舉辦的世界性日語考試,以測試母語為非日語的日語學習者的日語水平,認定其日語能力為目的,成績合格者可以取得相應級別的日語等級證書。該考試權威性高,因此,一直以來大部分企業招聘日語人才時都要求應聘者提供一定級別的日語等級證書。筆者通過對“90后”畢業生常用的求職網站——58同城招聘平臺進行數據統計發現,以“廣州區域+2014年11月一個月內+學歷大專(不含本科以上)”為限定條件,日語相關的招聘信息共有32則,在任職要求中明確要求或優先考慮“日語能力二級以上”的有5則,明確要求或優先考慮“日語能力一級以上”的有9則,由此可見,要求持有二級以上證書的占一半左右。在目前就業形勢嚴峻的大環境下,高職高專學生要想在就職活動中脫穎而出,持有日語能力考試二級以上的證書顯得尤為重要。
二、學院學生的學情分析
兩年前筆者對我院2011級日語專業其中一個班(35人)進行統計,在大三第一學期開學初,也就是學習了兩年日語后,取得日語能力測試二級證書的學生只有三人,沒有人取得一級證書,且畢業后從事日語對口工作的學生為數不多。在這樣的背景下,筆者決定以2012級日語專業其中一個班作為提高日語能力考試通過率的試驗班。
為更進一步找出通過率低的原因,首先在該班級發放調查問卷30份,收回有效問卷27份。調查分析,該班學生的學情總結如下。
第一,大部分學生大學前零基礎。首先,在“上大學之前是否學過日語(包括自學和參加培訓班)”一項中,回答“有”的僅有3名同學,可見大部分學生是日語零基礎。對于我院日語專業的學生來說,其在校學習時間只有兩年半,而且大三第一學期的主要課程是日語商務類的。所以在兩年時間內,由零基礎到取得日語能力測試二級以上證書,給教師與學生帶來一定的挑戰。
第二,大部分學生因興趣而選擇日語專業。在“你報考日語專業的理由”一項中,有55.56%的學生回答的是“純粹是興趣,喜歡日語”。
第三,學生普遍學習自主性差。我院日語專業錄取的是高考最后一個批次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在上大學之前普遍學習自主性不高。學生在“除了上課以外,每天投入到日語的學習時間”一項中,“1個小時以下”的回答率為23%,“1~2個小時”的回答率為70%。實際上,外語學習尤其在基礎階段,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及精力。
基于以上的學情分析,要提高該班學生的日語能力測試通過率,應當從“興趣”與“學習自主性”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
三、改革對策及取得的成效
對策一:明確目標
筆者首先在該班級講述了日語能力等級證書對求職的重要性,并且給學生列出了一個詳細的考試時間表:大一第二學期結束(參加7月的N3考試),大二第一學期結束(水平較高的學生參加12月的N2考試),大二第二學期結束(要求大部分同學參加7月的N2考試),大三第一學期結束(已取得二級證書的同學參加12月的N1考試,其他同學繼續參加N2或N3考試)。
對策二:以“興趣”為導向的課堂教學改革
為保持學生剛入學時那股對日語的熱情,筆者提出以“興趣”為導向的課堂改革思路,將創造有趣的課堂作為改革的重點。
做法一:影視/音樂輔助教學
通過調查得知,七成以上的學生對日本的動漫、電視劇、電影、音樂非常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尤其是語法教學中,穿插一些音樂或影視作品作為輔助手段,不但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能讓學生更形象地記憶。例如,講到二級語法「しかない」這個語法時,教學生唱“勇気100%”,歌詞中“そうさ100%勇気もう頑張るしかないさ、この世界中の元気抱きしめながら、そうさ100%勇気もうやりきるしかないさ”,三次出現這個語法,該歌曲是學生熟知的動漫《忍者亂太郎》的主題曲,所以教學效果很好。
做法二:重視“真交際”與互動
有趣的課堂要求教師應當與學生多互動,應當重視將教學與實際相結合,也就是所謂的“真交際”,讓學生真正參與其中。例如,講到二級語法“ものだ”這個語法表示“回憶過去”的時候,讓學生用“小さい時、~~ものだ”句型造句發表。平時與學生進行會話練習時,注重真交際的一些提問,例如,“越秀公園へどう行けばいいですか”,“タオバオ(淘寶)で買い物したことがありますか”等。
對策三:以“多練、巧練”為主的練習模式
課堂上,做語法練習時,教師可讓學生聽寫句子來練習聽力。在課外,教師舉辦了一個小型講座為學生說明能力測試的題型及解題技巧,推薦了一些考試輔導書讓學生課外練習。另外,從大二開始,基礎日語課的教師每周布置一份兩頁的往年真題練習,練習與本周所學內容同步。除此以外,也讓學生觀看日劇練習聽力,并準備一個本子記錄劇中的新單詞。“多練”與“巧練”相結合,讓學生擺脫單一的題海戰術,讓備考苦中有樂。
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及學生自身的努力,該試驗班學生在大三第一學期開學初時,有2名同學取得日語一級證書,7名同學取得日語二級證書,6名同學取得日語三級證書。
四、以后的努力方向
通過試驗發現,學生能力考試不及格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基礎較差,二是學習自主性不強。因此,抓好基礎及培養學習自主性是今后改革的努力方向。
參考文獻:
[1]張志華.國際日語能力考試應試技巧初探[J].科技信息,2013(13).
本文為廣州工商學院2013校級科研項目“日語基礎階段教學的策略研究——以我院商務日語專業為例”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