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杰
摘 要:以我國提出的“科教興國”戰略目標為指導,針對目前的教育狀況,為了培養出積極向上、高素質、有活力的新一代,我國在各地針對各門學科都進行了新課程改革,其中就涵蓋了小學數學。而小學數學作為數學學習的入門,更能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性,但是小學數學學習很多時候還只停留在書本教學、黑板板書方面,并沒有充分利用好網絡的功能和資源。小學數學高效的學習可以為學生數學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打下重要基礎,甚至也影響到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科目的學習。所以老師應該更加注重數學的教學方式,在網絡環境下,充分利用現有的網絡功能和資源,積極探索教學策略。
關鍵詞:網絡環境;小學數學教學;問題;對策
小學數學主要針對6歲到12歲的兒童進行數學初步入門、常用計算、數學基礎的教學,小學數學學習對將來數學甚至其他科目的學習和實際應用有著巨大的作用,并且有利于訓練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正確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學“應試數學”。而小學數學教學不同于其他課程的教學,它更加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興趣的培養、思維的訓練。我國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屬于考試的重要科目,應試教育使得我國數學教學缺乏實用性,而更多的是對公式的死記硬背,缺乏應用的靈活性,教學方式死板,學生也不感興趣。本文所研究的內容就是探索我國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應用網絡資源和功能改善和優化小學數學教學工作。
一、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根據筆者搜集到的相關教育學家對于小學生數學教學的問卷調查數據可以得知,大多數小學生并不喜歡上數學課,原因有很多,可概括為以下幾點:(1)講課老師太過于嚴肅死板,照本宣科,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力有限,容易感覺無聊,很多時候學完了便忘記了。(2)老師要求數學課本有很多要背的公式和口訣,例如:九九乘法表等,背起來感覺很難。(3)老師在課程教學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自己在說、寫板書,課堂練習時間比較短。(4)教師大多數時候都是通過作業和考試來檢查學生是否掌握知識,缺乏一對一的輔導和更加靈活的師生交流方式。
總而言之,以上幾點都是造成小學生對數學課程不感興趣的原因,為了改善這一情況和現狀,同時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應用網絡技術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是必然選擇。
二、網絡環境下的小學數學教學
1.課程安排靈活
傳統教學課程安排上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網絡教學可以改變這一點,老師可以提前錄制好教學的課程視頻,通過網絡建立教學網站,供學生課后觀看,也可以復習和回顧,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網絡上接受指導和教育。可以解決上課時間短,學生學習進度不一樣的問題。同時也可以打破傳統的教學班級的概念,同年級別班級的學生也可以觀看學習。
2.加強師生交流
我國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以教師為中心,一對多地進行教學,教師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很難有一對一的單獨教學和指導,針對不同的學生也不能發現他們的問題并單獨指導。所以采用網絡教學模式,可以使老師和學生通過網絡進行教學,學生可以隨時向老師提出問題,老師也可以做出解答。比如,有的學生對于混合計算類型的題目經常做錯,對于優先運算的規則理解不到位,教師就可以通過網絡明確地給學生講解題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運算的規則。
3.網絡教學手段豐富
小學數學教學考驗的是教師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如何調動學生的興趣和課堂活躍度,有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太過于死板,缺乏新意,簡單地通過做題等方式讓學生進行理解和學習,使得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感到枯燥,課上記不住,課后不想學。
通過網絡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小學生年紀尚小,很多時候對于簡單的板書難以理解和記憶,但是通過網絡多媒體技術的演示,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比如,對于基本圖形的理解,數量加減,都可以通過生動形象的動畫來展示給學生。
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使學生自主思考、創新意識不斷增強。同時,教師必須多思考更加有趣的教學手段,比如做數字加減接龍游戲,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反復練習加減心算能力,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此外,教師的教學不能拘泥于書本上現有的知識,應當做到與時俱進,學以致用。
我國目前推行新課程改革,將網絡技術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關鍵。小學數學作為數學學習的入門,良好扎實的學習基礎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我國正在大力開展新課程改革,如果網絡教學在小學數學課程中的應用能夠形成體系,并在小學數學課程中示范和運用,那么就可以相應地得到一定的社會關注和資金支持,因此,在當今網絡環境下優化和改善小學數學教學是十分迫切而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張繼彥.淺談網絡環境的小學數學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4(05):163-164.
[2]閔艷萍.網絡環境下的小學數學教學[J].信息化教學,2011(2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