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吉海
摘 要: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是現今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的任務。小學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能力,對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進行培養,讓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逐步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簡要地分析數學思維在小學教學中的體現。
關鍵詞:數學思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一、數學思維培養的重要性
學生的數學能力會受到例如家庭因素、先天的能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有些學生擁有較強的學習能力以及領悟能力,所以,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對一些知識掌握得更加快速一些,對于數學老師提出的一些問題可以快速的給出答案,甚至可以根據自己已經學過的知識來掌握一些新的知識。但是有一些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比較吃力,通過死記硬背來記憶一些公式,但是當遇到一些稍微有深度的題目的時候這些學生就不能靈活地運用自己所學習到的公式。對于以上的這種情況,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所以,數學思維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的體現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數學思維能力與技能、知識密切結合
教學并非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一味地接受,而是對學生各方面的素質進行全方位的培養。知識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利用各種思維來解決問題的過程。如果在數學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學生就不能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很好的理解,這樣學生只能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十分不利于學生以后數學的學習。
2.判斷力體現數學思維能力
學生通過對知識的學習來對周圍的事物的真假有一個判斷能力,這樣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不是沒有自己思維的進行學習,而是能對自己所學習的知識提出質疑。學生可以利用自己在學習數學時所培養的數學思維能力來提出自己的觀點,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可以更加地獨立、更加地有自我的見解。
3.數學思維能力體現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一定要會對自己學習過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這樣才能對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也可以更加靈活地運用知識,學生的總結能力需要學生可以擁有良好的思維發散能力以及思維推廣能力。而總結能力也是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標準,所以,數學思維能力體現在學生的綜合素質上。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的有效措施
小學教師如何在日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1.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對數學的學習中,教師一定要充分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小學生的好奇心較強,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引導學生慢慢地去探索數學,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培養學生的思維,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例如,一年級的教師在教學生加減法的時候,可以做一個小鴨賣水果的動畫片,通過小鴨在賣水果的時候應該怎樣找錢來激發學生對于加減法學習的興趣。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成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加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2.教師精心設計問題
教師在課堂上,通過精心設計的問題,幫助學生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思維的分析中協助學生學會如何真正地解決問題,這樣學生就會在日常的學習中不自覺地養成數學思維的能力。當然,教師提出的問題不能太隨意,要有針對性,經過精心的設計,以問題的形式拋出知識點,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探索。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生學習最小公倍數這一節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知識點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要包含各自特有的質因數,而且還要包含共有的質因數。”這樣問題提出后,學生就會圍繞著這個問題展開思考,更加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也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
3.注意聯系溝通
教學不僅僅是“教師教,學生學”這么簡單,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及時地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加強,并且在與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可以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此外,教師要注意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當一個章節的知識學習完畢之后,教師可以結合相關的知識點進行復習,從多個角度把知識點理解加深,形成清晰的脈絡。當然,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引導著學生自己來找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而不是依賴老師來幫忙找聯系,這樣可以讓學生形成更加系統的數學學習的思維能力,更加有利于學生以后數學的學習。
通過本文的分析我們了解到,數學思維能力對于小學生的重要性、數學思維能力在小學教學中的體現以及教師如何在日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當然,本文只是根據筆者經驗進行的總結,希望教師們根據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加以調整,總結出更加適合自己所帶班級的方法。
參考文獻:
李玉平.在小學數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J].考試周刊,2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