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朝格圖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素質教育被不斷地提上日程,這些社會情況的變化以及新課程標準的改革都對以往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挑戰。所以,想要提高一門課程中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學習效率,讓學生真正地掌握到學習方法,就要摒棄以前的教學模式,研究新的教學方法。該文通過對現今高中政治教學的現狀進行研究,探討高效課堂如何構建。
關鍵詞:高中政治 高效課堂 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7(b)-0158-02
在高中的所有課程中,政治與其他課程相比具有很多不同之處,其他的學科要么具有挑戰性,要么跟生活聯系比較緊密,都有各自的特點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政治課程卻不一樣,政治課本中的知識多是以理論為主,而根據政治課堂以往的教學方式來看,很難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如何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利用高效課堂這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興趣,是現在需要進行談論并改進的問題。
1 高效課堂概述
1.1 概念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利用一些特殊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1]。高效課堂的目的就是以最低的投入(包括時間以及精力),從而達到效率以及利益(教學效率以及學生學習效率)最大化。
1.2 內涵
由于新課程標準改革的進行,對學生素質的培養越來越得到重視,也是當前進行教學的主要目的,所以如何將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是當前所要進行的最重要的改革。高效課堂所指的并不是教師能夠在課堂上講解多少知識內容,課程進行的是否夠快,這種高效并不在于“量”的高效,這里的高效指的是“質”的高效,是學生在課堂上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以及學生是否掌握了這些知識并轉化為了自己的理解和技能。所以,要想建立高效的課堂,就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避免知識的講解過于枯燥,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使學生對整個課程都產生厭倦和排斥,從而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 高中政治課堂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下,如果延續以往的教學方式就會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也會使學生對政治的學習產生抗拒和倦怠心理,導致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下降,但是當前的高中政治在課堂教學上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2.1 教學方式陳舊
根據新課程改革標準的規定以及目標,以往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試用了,想要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就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2]。因為政治的基本知識內容都是以理論為基礎的,而現在教師所用的教學方法通常都是以課本為主,進行理論知識的閱讀,并對同學們解釋這些理論知識背后的含義。然而同學們對于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普遍都十分反感,因為這樣的方法太枯燥,使學生無法對政治的學習產生興趣,而且大多數同學對這種死記硬背應付考試的學科本身就缺乏激情,如果教師始終用這樣枯燥的方式進行講解,不僅無法活躍課堂氣氛,學生也無法在課堂上就吸收知識,更加無法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效率,自然也會阻礙學生的學習效率。
2.2 課堂教學內容單一
雖然政治課程的課本內容比較單一,但是教師在課程的講解過程中如果無法為學生拓展知識面,將政治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不僅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讓學生無法全面發展,一旦造成惡性循環,就很難再進行改變。但是,現在高中政治課程的講解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教師的講解過于依賴課本,在課堂上的講解普遍采用“朗讀”的形式,不能將政治課程與其他課程以及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能夠從日常生活或者身邊的實例中學習政治,將課程知識真正轉化為自己的技能。除此之外,教師在進行政治課程的講解時,都過于注重理論知識,而忽略了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沒有實踐學生就無法真正的理解政治知識的內涵。
2.3 對學生缺乏關注
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雖然學生是教育的客體,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鼓勵他們學習知識,發現問題,并嘗試自己解決問題。教師在現在的教學過程中,缺乏與學生的交流,不知道學生對哪一部分知識的掌握比較薄弱,并且在課堂中也很少與學生進行互動,沒有鼓勵學生講出自己的感想。除此之外,教師沒有將“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上充分發揮,教師對學生的關注較少,也沒有尊重和理解學生,通常都是教師自己講自己的,既不在乎學生是否聽進去了,也不關注學生對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否反感,同時也很少傾聽學生的聲音。
3 構建高效課堂的措施
從以上對于現在高中政治課堂存在問題的分析不難看出,如今的政治教學存在著很嚴重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盡快的改善,將會對學生的發展以及教育事業的發展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因此,構建高效課堂是十分必要的,根據現在的社會狀況,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措施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3.1 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課程的教學都引入了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比如利用多媒體課件等方式進行教學,課件中可以穿插一些圖片以及視頻進行輔助,視頻以及圖片中鮮艷的色彩以及聲音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能夠被吸引,從而提高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知道其實政治課堂也并不是枯燥乏味的,還可以生動有趣、豐富多彩[3]。并且多媒體課件中的視頻還能夠使用最短的時間向學生展示最多的信息量,將知識轉變成動態的內容,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見識。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一課的講解時,可以搜集一些我國各種傳統文化的圖片以及視頻資料,可以是古箏、古琴、琵琶的演奏視頻,也可以是對我國服飾變遷的講解,還可以是我國文字的演變,甚至可以是《舌尖上的中國》這種講述我國美食文化的視頻,這些都可以作為經典的內容放入教學課件中,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內涵,從而喜愛我國文化,并且希望將這些文化進行傳承。
3.2 創造生動的課堂體驗
因為政治課程的內容多是一些枯燥的理論知識,因此創造生動良好的課堂環境能夠幫助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真正對政治學習產生興趣[4]。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應該與學生多進行互動和溝通,設置一些小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使學生能夠在娛樂中將知識進行吸收和理解,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結果。
比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中必修一中的《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一課的講解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設計一些有關于消費的問卷,在學校各個年級挑選幾個班,或者讓父母以及街上的陌生人填寫問卷,然后從問卷中總結出現在大多數人的消費觀念,然后讓學生進行總結,并回答什么才算是正確的消費觀念,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我的觀點和思想,然后再進行講解。還可以在課堂上設置一些小型的辯論賽,通過消費觀念作為正反命題讓學生進行辯論,讓學生在娛樂中真正地學到知識。
3.3 提高對學生的重視
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經常詢問學生對知識是否已經掌握,還存在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并且和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對自己的教學方式提出建議,綜合學生的觀點進行改進。除此之外,還要充分理解每個學生的差異,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在學生取得進步或者在學生勇于參與到課程中時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感覺到政治的學習以及課堂氛圍都是輕松的,并且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讓學生喜歡上政治課。
4 結語
高效課堂的建立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教師的教學方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所以進行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構建勢在必行,希望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雷.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學周刊C版,2013(7):131.
[2]羅偉東.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師道·教研,2014(8):30.
[3]陳海波.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4(1):28.
[4]李華.談如何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