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再學
【摘 要】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研究物質結構與運動規律的自然學科。凡是大自然的物體均離不開運動,物理教學的發展在整個教育課題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新課改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并實施素質教育。物理教學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趣味性產生著重要影響,所以文章針對新課標下物理教學趣味性的培養進行了進一步地探討研究,從中發現不足并提出可行性對策進行解決,為物理學科的趣味性教學提供建議性意見。
【關鍵詞】新課標 ? ?物理教學 ? ? ?趣味性 ? ? 培養
一、引言
物理學的發展對人類的發展進步起著重要作用,它是探索自然、驅動技術創新發展、培養人才的重要學科。我國現今的物理學發展已經涉及了諸多領域,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1995年我國廈門舉行的第19屆國際統計物理學大會就能充分體現這一點。我國物理現階段的發展范圍很廣,其中涉及了DNA藥物系統、交通流量等多個方面。物理學的進一步發展和未來趨勢將成為我國科學研究的重要方向。而新課標下物理的趣味性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現實應用能力,讓更多的人才投身到對物理學的研究當中,為將來物理學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新課標下物理教學趣味性培養現狀
(一)廣泛開展
新課標的提出使得物理教學趣味性培養已經得到廣泛關注,在實踐教學中也得到了廣泛開展。我國新課改的教育目的是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興趣的全面發展。在物理教學中,開展趣味性教學活動是發展學生學習能力和興趣的重要一步。
(二)途徑日益增多
我國新課改下物理教學趣味性培養的方式逐步趨向多元化發展,趣味性教學的途徑日益增多,包括教學中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教學內容的拓展、各種新型物理實驗的加入等,都是我國新課改下培養物理教學趣味性的途徑。
三、新課標下物理教學趣味性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涵蓋面狹窄
當下的物理教學內容涵蓋面狹窄,教師通過簡單的無實物講解,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學生的生硬理解,使物理知識顯得空洞枯燥,從而導致了學生對物理的反感,久而久之,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也就逐漸減弱。
(二)實驗教學尚未有效開展
物理是一門需要實踐實驗的自然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的開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部分教師在教學中,省略掉了實踐這個重要環節,導致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低下,同時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三)仍然局限于傳統教學模式
物理教學的發展離不開活躍的課堂氛圍和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但是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物理課堂毫無生趣,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實踐觀察能力和物理分析能力得不到有效發揮,學習興趣也得不到有效激發。
(四)現代化設備沒有得到有效應用
現代的物理教學需要現代的物理教學方法和教學設備的綜合運用,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物理課堂無法運用多媒體教學,導致課堂枯燥無味,不能有效地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同時降低了學生課堂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不到提升。
四、新課標下物理教學趣味性培養對策
(一)拓寬物理教學內容范圍
當今社會已步入信息化時代,教育者應抓住這一特點,信息網絡對物理教學內容進行不斷地豐富。尋找或制作與物理教學有關的相關視頻,對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圖文并茂地講解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理解物理知識,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加強實驗教學
在物理教學中,實驗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實驗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能夠使學生對物理產生好奇心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演示實驗,增強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同時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課堂實驗課的全面開展有利于培養物理教學的趣味性。
(三)實踐與物理學相結合
物理教學與生活實踐是不可分割的,實踐教學提倡的是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增強對物理知識的記憶與理解。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實踐進行物理知識的講解,拓展學生思維,鍛煉其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進而實現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
(四)物理教學中的多媒體參與
課堂的趣味性可以通過多媒體和網絡的參與來實現。在物理教學中,需要對部分課題的理論概念和原理進行講解,生硬地講解無法提高教學效率。通過多媒體演示,學生可以更清晰、更透徹地消化理論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能培養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結論
新課標下培養物理教學趣味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因此,應積極改變傳統的物理教學模式,將實踐實驗與物理教學相結合,從而增強物理教學的趣味性。這樣,有助于學生積極參與物理教學,同時激發學生的創造潛力,提高學習效率,從而實現我國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敬然.新課改下的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4,30(27):97-98.
[2]李劍偉.初中物理教學中小組合作的開展及評價[J].科技視界,2014,29(60):239.
[3]楊媛媛.初中物理力學有效教學方法分析[J].才智,2014,27(3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