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開浩
【關鍵詞】 農村學校;小學語文;小班額;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18—0060—01
在城鎮化建設形勢之下,農村人口迅速降低,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很多學齡兒童也被帶入城里的學校讀書,這導致了農村小學生的數量銳減,而農村小學隨著上學人數的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也逐漸由“大班額”教學向“小班額”轉變。
一、樹立自信心,增強自信
由于社會環境和教學條件的制約,農村學生學習信心不足,上課不認真,最后導致學習成果不佳。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起信心,使他們樹立自信心,增強自信。小學階段是學習基礎課程知識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將建立起邏輯思維的基礎以及語言文字的讀寫表達能力,并且,在這一段時間內所養成的學習習慣,將貫穿學生的一生。教師在教學時,要轉變觀念,重視教學,也要幫助學生形成重視學習的心態,傳達給他們正確的學習觀念,讓學生以獲得知識而自豪,增強他們對學習的信心。
二、小組合作,提高效率
在小班額教學下,小組合作式學習更容易管理,在小組的環境下,學生更容易互相幫助,從而全面提高學習能力。這種合作方式,可以養成學生迅速融入集體中的性格特質,對于學生以后立足于社會十分有利。而分組,要根據學生的家庭情況、性格、學習效果等等進行分組,每個小組將選出一名組長,組長對組內人員進行適當分工。如,北師大版教材三年級第六冊課本中《夢已被染綠》一課,本課是詩歌學習,通過課程學習,讓學生產生對春天的向往,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從而得到感悟,理解詩歌的內涵。在教學時,筆者先讓學生讀一讀小詩的題目,通過題目引發思考,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一起讀一下這首小詩,看看小組內能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并且在每組推選出一名學生給大家有感情地朗讀一下這篇優美的詩歌,并在讀詩時把字音讀準。最后,在小組合作學習下,教師在上課時提出一些問題,使學生自習閱讀課文,進行淺度的解讀詩歌。
三、分層教學,全面把握
學生數目少,對教師而言更容易發現每位學生的情況,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實行相應的教學方針。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進行分層式的教學,學習狀況較好的學生,可以給他們進行一些拓展學習;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要注重基礎的訓練。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為每一個學生量身定做學習計劃,這是大班額教學所做不到的,而小班額教學有條件做到。因此,要注重利用小班額教學交流通暢、易于了解學生個人情況的優點。
四、尊重差異,多面發展
在小班額教學中,能夠實現教師學生一對一交流。在活動中,學生也可以全體參與活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能夠更深程度地掌握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從而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長。當今社會一直緊缺專業性人才,而專業性人才要從小開始培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展他們的特長,根據他們的性格與愛好來設計教學方法。如,當教師發現個別學生在書法上面有天賦時,則要注重培養學生在這方面的才能;當教師發現另一部分學生在朗誦上面有優勢時,則要多把機會給他們。
五、注重參與,增加交流
小班額教學有一個缺點,即與更多人交際的機會少,尤其在農村小學中,這個缺點更為明顯。針對這一問題,教師要注重把學生帶出校園,參與到一些校際活動,與其他學校進行交流比賽,開拓眼界,提高交際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如,多報名參加省、市的作文大賽、朗誦大賽等,既能增長學生的見識,又能提高學生的水平。
在城鎮化進程下,農村學生數量銳減,在這種形勢下,農村小學的教學主要以小班額教學為主。教師在教學中,要看到小班額教學中易于實現一對一交流的優點,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差異而利用不同的教學手段,進而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佳的教育。只要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式,靈活應變,無論教育對象是身在城市還是農村,都能夠開發出他們巨大的潛力。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