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智
【關鍵詞】 數學教學;民主;有效性;師生關系;學生發展;評
價;教學檢測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8—0064—01
教學民主是指把民主精神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實踐活動,它要求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相互尊重,平等參與,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構建合作探討的教學環境,以促使學生全面發展。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如何實行“民主化” 的課堂教學策略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民主化的師生關系
民主化的師生關系是數學課堂教學成敗的主要條件,這就要求數學教師上課時要徹底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把學生當作是和自己平等的人來看待。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好奇心,允許他們自由發表看法,對他們的幼稚言行不能指責,對他們因疏忽大意而出的錯誤不能羞辱。教師要用親切、自然、富有感染力的語言,用燦爛的微笑面對學生,讓他們輕松地學習數學知識。
二、落實“民主化”教學的過程
許多數學內容的課堂教學都適合“自學——展示——評價——追問、完善——歸納總結——拓展提高”的課堂教學模式。這個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落實是一種民主化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學生“自學”階段是:學生根據下節課的數學內容和教師相應擬定的自學提綱進行自我閱讀教材、查閱資料、調查、猜想、實驗操作、合作學習等的過程。這一過程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能促使學生可持續發展。學生“展示”階段是:數學課堂中,在教師的主導下,讓學生以自學提綱為主展示獲取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的過程。這一過程能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同時也是檢查學生課前自學效果的手段。這一過程,師生平等,生生平等,能培養學生敢想、敢問、敢說的學習個性和求異、求新、求奇的思維意識,讓學生感知知識無邊界,思維無限界,從而增強學生學數學的興趣、用數學的意識。“評價”過程滲透在學生的展示過程中,可以由教師評價,也可以由學生來評價。“追問、完善”階段是:教師在學生展示和評價后,根據學生的展示內容和展示的情況,適當地進行提示、修正、補充、變式等活動。這一過程,完善了課堂教學目標規定的必學知識和技能以及數學方法。 “歸納總結”階段是:學生對整堂數學課學習過程的回顧,使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的理解和鞏固。“拓展提高”階段是:對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的升華,對培養數學優秀人才起著重要的作用,也是數學分層教學的一個重要舉措。
三、提倡適時適度的評價方式
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激勵作用。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幫助他們認識自我,樹立信心。尤其是在學生智慧的火花閃現時,教師要給予充分肯定。當然,對于學生出現的錯誤,一定要認真指出來,因為客觀的評價才能使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鼓勵贊賞”必須建立在“客觀評價”的基礎上。這樣的評價方式才是恰當有效的,可以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四、實行民主化檢測,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檢測學習效果是課堂教學中重要的環節之一,它是了解學生獲取知識情況的必要手段。在日常檢測中,要進一步研究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解答題、畫圖題等各題型的功能,充分發揮它們的檢測效應,努力做到整卷難度保持穩定,各類試題難度分布更加合理。實行民主化檢測,可以用書上的試一試或練一練中的題目,由學生獨立完成,同桌或前后桌互相檢查;也可以組織一批優等生互相交換批改,然后一幫一、手把手互換指正。
總之,“民主化”的數學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崇尚自由,順應自然,以社會化的教育、終身教育為宗旨。 “民主化” 的課堂教學策略的實行,必能給學生營造自由、民主的學習氛圍,必然能使學生在濃厚的學習環境中感悟自求,在輕松的課堂氛圍里自由地、自主地、自求地學習和發展。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