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策略及效果。方法:將我省市的60所中學隨機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學校應用常規物理教學,實驗組加情感教育策略,調查一年,比較效果。結果:實驗組學校學生的理解能力、運用能力及思維水平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學生。結論:情感教育教學在初中物理教育中的滲透作用較佳。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 情感教育 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0-0181-01
初中教育是我國公民享有的最基礎的九年義務教學中的末期教育,其中物理屬于中學教育中的基礎課程之一,是鍛煉和培養學生對物理興趣及思維能力的主要課程。隨著國家對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視程度逐漸加重,情感教育教學成果備受重視[1-2]。情感教育教學是教育方法逐漸發展的結晶,目前應用廣泛。有研究表明,情感教育教學方法在初中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意義重大[3],為此本文以我省市的60所中學及每所中學中的100名初中生為調查研究對象,將60所中學隨機分為兩組,分別行常規物理教學及情感教育教學教授一年后,比較兩組的教育效果。具體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我省市的60所中學校以及每所中學校中隨機抽取的100例初中生。本文的研究時間是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間,為期1年,教學共經歷兩個學期。
1.2方法 對照組學校在物理課程教授過程中應用常規教學方法;實驗組中學在常規教學基礎上應用情感教育,例如:老師在課堂上經常鼓勵學生、根據學生的喜好制定有趣的學習計劃、課堂上讓學生們自由溝通、自由探討物理原理并解決物理問題,進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1.3評價指標 本文中的初中物理教育效果評價指標包括物理理解能力、運用能力及思維水平,所有指標均根據我省市初中生物理知識評價標準進行標定。
1.4統計處理 對此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系統進行統計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若結果比較時具有明顯差異,且P<0.05,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學生經不同教學方法教授物理知識的效果
實驗組學校融入情感教育教學后,學生的理解能力、運用能力及思維水平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學生,差異顯著,P<0.05,則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下表1:
3.討論
初中物理課程是為了培養中學生的物理興趣、思維能力及實踐應用能力的一門學科,也為了高中物理的學習奠定基礎。由于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活躍性及難度系數較其他課程大,因此給廣大初中物理教師們帶來較大的挑戰[4]。傳統的初中物理課程教學方法較枯燥、乏味,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較低,因此如何改善初中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隨著教育學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情感教育被廣泛應用于學校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是與認知教育相對的概念,是完整教育過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情感教育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和諧融洽的教學環境,妥善處理好教學過程中情感與認知的關系,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通過情感交流增強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培養和發展學生豐富的情感,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他們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和人格特征的教學方法。情感教育既是一種教學模式,又是一種教學策略,是以學生情感為教育核心,教育工作者在多方法教學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對物理教學興趣,以提高教學效果的教育方法[5]。
本研究中比較了常規物理教學及情感教育教學教授一年后的教育效果。結果得出,情感教育教學后學生的理解能力、運用能力及思維水平均顯著優于常規教學的學生。因此得出結論,情感教育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的滲透作用及整合效果較佳,值得被廣泛應用于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
參考文獻:
[1]王震.蘇北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研究[D].揚州大學,2012:5.
[2]夏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注重情感激勵的實踐探索[D].南京師范大學,2009:15.
[3]王浩.初中物理實驗探究的教學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17.
[4]楊開倫.初中物理課堂探究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20.
[5]沙貝.初中物理教學中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32.
作者簡介:
劉銳(1977-),男,江蘇南京人,中學一級教師。主要從事物理教學工作。工作以來多次獲得校級優秀班主任和校優秀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撰寫的教學案例《教學設計要貼近生活,強化感受——聲音的特征教學案例》獲南京市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