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婭紅 童長鴻
摘要:作為一種功能和藝術協調發展的活動,建筑設計創新對于推動我國的現代化建設起到重要的影響和深遠的意義。本文對建筑設計中的問題及建筑創新設計的實施進行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建筑設計;創新思維;實施
建筑學不僅僅是一門實用性的學科,更是一門藝術。它覆蓋了文化、社會等多方面。被西方的諸多學者稱為藝術之母。既然是一門藝術,那么它也就具備關于藝術的諸多特點,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自然少不了建筑設計的創新思維。
一、什么是建筑設計與建筑設計創新
1.建筑設計
建筑設計是指在一棟建筑開工之前所要做的全部工作,主要包含三個方面即結構設計。設備設計和建筑設計。這個設計工作主要是由建筑設計師進行完成。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要進行思維的創新,但是在創新的同時也離不開技術的支持。并且要尊重規劃的內容,在整體規劃范圍內進行設計,要遵守設計原則,從施工的環境設施和結構等多方面去考慮問題。同時要注意建筑的內部的細部構造的設計,力求設計出來的建筑不僅僅美觀而且要有實用性。對于其外表要與周圍的環境相互照應協調,只有這樣才能夠有良好的建筑效果。
2.建筑設計創新
所謂的建筑設計創新就是在建筑設計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的手法和先進性的科學技術達到更好的設計效果。在創新過程中,不僅僅注重整體的實用效果,還應該注重建筑風格的體現,確保建筑順利施工。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設計師要發揮其想象力并充分運用所掌握的知識進行發散思維,設計出具有提高性水平的建筑物。
二、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問題
1.缺乏時代特征
世界各國的建筑設計都因為各自文化的原因存在很大的差異,在我國,由于各地的民俗和環境的差異,在設計的時候也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說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要注意對區域內的民俗環境,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和政治環境進行充分的考察。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更好的建筑作品。在我國的建筑中多種文化和環境相互融合,所設計的建筑形態各異千姿百態但是并沒有時代的特征,思維有所固定,缺乏創新能力,所以我們的建筑設計應該是與時俱進展現時代的特點。
2.缺乏生態觀念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建筑業蓬勃發展,人們對于建筑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尤其是對于生活環境的要求更加突出,但是我國的建筑卻對環境的要求較少,缺乏相應的生態理念,只認為種點樹、植點草就是生態,所以他們存在很大的誤區,真正的生態不僅僅是環境的生態,更多的是生活的舒適性和節能性。所以在建筑設計創新的時候應該加入生態理念。
三、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的核心
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散建筑創新思維,但是在發散建筑創新思維的同時也會遇見各種各樣的矛盾。比如說想象和現實之間的矛盾;考慮問題角度之間不同所產生的矛盾;建筑的實用性和堅固性與其應有的美觀性之間的矛盾;建筑外部設計和內部設計的所沖突的矛盾。如果建筑設計師想在創新的同時解決這些矛盾就需要建筑設計師具有良好的建筑設計基本功,并需要常年的經驗的積累,只有這樣才能在畫圖設計的時候發現原來存在的問題,并開辟新的思路,設計出更具水平的建筑。如果說當自己的創新和現實出現較大的矛盾的時候,可以尋求他人的幫助,對所有的矛盾細節進行仔細的推敲和思考,設計多種方案進行最優方案的選擇。在進行多種方案設計和推敲的時候設計師可以明確設計中的硬性和彈性設計,并對硬性的設計加強,對于軟性的設計進行整改。只有這樣才能在建筑的海洋中暢游,設計出更好的建筑。
四、建筑設計創新的實施
1.思維理念的創新
在進行建筑設計創新的時候首先要做的是對于建筑設計思維理念的創新。所謂的思維理念主要包括對于人文精神的體現和綠色生態理念的體現。
(1)人文精神的體現。建筑本身就是一種藝術,這種藝術并不是小家碧玉的性質,而是大氣磅礴。要充體現所在區域的人文精神,在設計的時候要表現出強烈的認的同感,表現家鄉之美和深刻的文化底蘊。
(2)綠色生態理念的體現。綠色是當今社會的一個主題,對于建筑來說也應該充分運用這個主題。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要融入綠色觀念,將施工的材料由傳統的磚、沙、石等材料轉變為空心磚,聚氨酯等新型環保節能材料。
2.建筑設計方法的創新
對于建筑行業來說創新除了要觀念上的創新外,對于設計的方法也需要創新。第一點就是改變千篇一律的風格,開創自己獨有的風格創新之路,在創新的時候要杜絕重復,防止人們產生審美疲勞,而且要引入多元素,借鑒多種國內外的建筑風格作為創新的源泉。其次是對于結構的創新,可以學習世界先進的結構,這樣才能讓建筑更具美觀性和實用性。3建筑設計智能化創新。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建筑多向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所以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加大智能設計的技術運用。將生活的必須和物聯網相互結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建設更加優質舒適的住宅。
3.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的具體實施
(1)建筑設計體現人性化
當前的社會是體現人文關懷的社會,由于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人們的心理需求,指導和牽引著建筑設計的發展方向,建筑物所傳達出來的美感,可以讓人有一種視覺上的享受,如此,這便是一個成功的建筑設計作品。建筑物中也存在有靈魂,它是一種首創精神和公眾精神,使得建筑美和藝術美相靠攏。一個建筑,只有有了人的味道,才能成為情感的歸屬,因此,作為建筑的設計者要尊重環境的整體性和多樣性,讓人們擁有真實的存在感。
(2)發揚中國傳統的建筑藝術
在現代建筑中,可以運用具有特色的局部傳統建筑,如色調、形狀、紋樣、線條、質感等。或者在傳統的建筑形象中,尋找具有代表性的象征因素,并以抽象為符號,在創作中加以運用。由于被人們熟知而產生的親切感,可以減少現代與傳統的多面矛盾,但在這個過程中要與現代的建筑方法相結合,不能生搬硬套。
(3)把綠色思維添加到建筑設計
在能源和環境危機的作用下,各國的共同追求是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建筑領域的循環經濟中,綠色建筑怎樣科學實現循環,值得我們深思。綠色建筑,是要用相對較小的成本盡可能地控制能源的消耗。建筑師們要把綠色思維滲入到每項建筑設計的活動中,綠色思維的思維模式是以平衡為本、創新為魂,在從事建筑設計活動中具有創新性。創新則革命性地沖擊了綠色建筑設計的方法、內涵和理論。由于這一部分是通過軟性呈現出來的,因此建筑師們一直沒有足夠重視它。然而推行綠色建筑,必不可少的要用到新材料、新技術,這一部分則是硬性的,密切關系著投資的造價,也是當今建筑中建筑師設計時所關注的重點,建筑師的責任是提高關注軟性技術的創新度,使功能、性能藝術、環境等方面達到整體最優化。
(4)可持續發展設計
社會經濟和技術的發展,人口數量劇增,給地球上有限的資源和環境帶來了嚴峻的考驗。我們設計創作時,必須要運用可持續發展的策略。目前,一些發達國家把高投入、高新技術作為減少浪費,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手段。但是,我國目前的基本國情,還不適合大面積采用這些高成本的建筑方式,現階段要把可持續發展戰略與傳統建筑設計聯接起來,充分的利用現有資源,同時加入高新技術,開發出質優價廉的新材料,將其運用到建設當中。這不僅可以節省成本又能保障工程的質量,還可以廢料利用,變廢為寶。
五、結束語
建筑設計的創新思維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更多的是對于藝術靈感的設計,在設計的時候要注意與時俱進,充分運用現代的綠色建筑材料和科學技術,只有在設計的時候充分發散創新思維,才能設計出更好的建筑作品,讓使用的人們感受到建筑之美。
參考文獻:
[1]曹麗新.現代建筑設計中創新理念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06).
[2]王菲,鐘山.綠色思維創新建筑設計方法[J].科技致富向導.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