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瓊波
【摘 要】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理論,對學生加強創新能力的訓練,是新課標明確提出的教學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怎樣引入創新思維是很多教師思考的問題,本文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展開探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 創新思維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5-0144-02
根據現今中考以及高考的考試內容來看,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在素質教育時代,教師更應結合教學內容,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但如何開展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我們需要深思的問題。具體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 多設置一些實驗讓學生參與其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只有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求知的動力,在對物理方面的知識有了求知的動力,才能更深層次地去學習物理知識,激勵學生創新。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讓學生學有所用,從而進行一定的創新。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物理實驗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通過實驗的過程,不但可以加強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掌握所學習的知識點,在操作過程中加強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通過實驗操作的方式,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先讓教師進行演示實驗,然后讓學生動手操作,利用這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熱情。
如在杯口朝上的玻璃杯口上放一張硬紙片,將雞蛋放于紙片之上,將紙片迅速抽離,讓學生觀察雞蛋落入杯中的現象,通過這樣有趣的實驗過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在初中九年級的電路課中,將兩只小燈泡以及兩個開關,還有導線以及電池這些實驗材料提供給學生,讓學生根據已學過的知識自己動手組裝連接。教師在實驗結束以后再進行講解,將電路連接的不同方法以及特點給學生講解,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對已經組裝好的電路進行改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通過實踐證明,大多數學生都想出了很多連接方法,讓教師很意外。
二 對實驗進行改進,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通常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教學實驗都是依照教材的內容進行的,大多數實驗依照課本的內容按部就班,很容易限制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教師應擺脫教材的束縛,結合班級學生的學習程度,對實驗內容進行改造創新,以達到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在實驗原理的基礎之上,可以讓學生對實驗內容加以改造,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如在八年級物理第五章第一節的實驗光的直線傳播中,將激光在空氣中直接照射是不能觀察到光的傳播路線的,為了可以更清楚地對光的傳播路線進行演示,在教學過程中通常都是采用在空氣中噴水的方法。但因為水霧停留的時間較短,大大地縮短了觀察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就應該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找一只比較大的礦泉水瓶子,在瓶口點煙或蚊香,讓瓶中充滿煙霧,然后再將激光照射到瓶中,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以清楚地觀察到激光的方向,同時也可以延長觀察時間。在研究光在液體中的傳播途徑時,將原有實驗中用到的水改成藍色的硫酸銅溶液,這樣當激光進行照射時,就可以清晰地觀察到紅色光線。通過這樣對教材內容的改進,不但可以優化教學效果,同時也可對學生起到一定的啟發作用,讓學生可以對課本中的實驗進行創新,讓學生不要將課本中的知識作為唯一標準,要勇于創新,改變固定的思維模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給學生充分交流的時間,培養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進行自主性探究。將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能有自己的想法。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只做適當的引導而不是完全干涉學生的思考過程。
三 通過一題多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培養
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方式有很多,在進行課程教學時可以在習題中多設置一些一題多解的練習題,以此對學生進行靈活性、敏捷性以及獨創性思維的培養。
如鐵球的質量是36.7克,其體積是7.4立方厘米,分析這一鐵球是空心還是實心的。對于這類的問題,通常會有很多的解題思路,教師可以利用該習題多樣的解法對學生進行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對于這道題,可以通過對體積進行比較,或對密度進行比較,還有對質量進行比較等多種方式驗證鐵球到底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
教師可以啟發學生運用每一種方法進行計算,并對實驗結果進行驗證,通過對這幾種實驗方式之間存在的差異進行比較,選出最簡單的一種。通過這樣一題多解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讓學生可以運用不同的思維模式對題目進行解答,有助于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四 鼓勵學生大膽嘗試,積極求異
創造性思維最基礎的思維方式就是進行求異創造,在求學過程中應提出質疑,不應完全迷信已有的理論知識,要大膽提出異議,要對所學知識進行假設從而提出質疑。在進行探究性教學過程中,學生要盡量進行創新,要有與眾不同的創造性思維。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更要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在對物理習題進行講解時,應讓學生從多種角度進行思考,而不是中規中矩地完全按照課本中的知識進行解答,要有敢于質疑的創造性精神。通過對學生進行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培訓,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還能培養學生探索和猜想方面的能力,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如在運動學的教學過程中有這樣的題目:在進行爆破時,通過導火線將存在鉆孔里的炸藥進行引爆,1米長的導火線以0.8厘米每秒的速度進行燃燒,當導火線點燃以后,點火員以5米每秒的速度離開現場,點火員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離爆炸地點600米的安全區域?有的學生提出了解題方式,通過對點火員撤離的時間進行測算,以及導火線在這一段時間所燃燒的長度同實際導火線長度進行對比。很多學生表示贊同這種算法,這時就需要教師及時引導學生,這道題目還有很多其他解法。其他學生又提出了新的解題思路,于是又有了第二種解題思路:通過對導火線的完全燃燒時間與點火員撤離到安全區域的時間進行比較,以此求出問題答案。第三種解題思路是,將導火線燃燒盡的時間之內,點火員可以到達安全區域的速度同題目中的速度進行對比。第四種思路就是在點火員到達安全區域的時間之內,導火線燃燒的速度同題目中導火線燃燒的速度進行比較,從而得出結果。針對同一道問題,讓學生發散思維,提出多種解題思路,而不是完全被第一位學生的解題思路所限定,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鍛煉。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教學改革的新時期,教師應及時轉變傳統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創新性教學的方法。通過實驗引入教學知識點以及一題多解等多種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不要局限于原有教材的固有模式中,要進行大膽的創新嘗試,培養學生的興趣,調動課堂氣氛。初中物理是學生接觸物理教學的啟蒙階段,在這一階段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養成具有創造性的思維習慣。
參考文獻
[1]王雷.初中物理教學應重視學生的思維發展[J].新課程學習(下),2011(4)
[2]李國菊.淺談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學周刊,2014(17)
[3]龔卓揚.用“萬能法”解初中電學復雜計算題實例[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3)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