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紅
摘 要: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就這些問題分析原因,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生物;現狀;原因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我深刻地感受到新課改給高中教學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為實行新課改取得的諸多成果而感到欣慰,同時也為我們的一些做法而感到困惑和迷?!,F結合高中生物教學,就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做簡要的淺析。
問題一: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新課改的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就我而言,由于多年從事生物教學,課堂教學求規范,求穩怕亂,怕學生討論無效或討論時間過長影響教學時間及教學效果,在教學中仍然以教師的引導啟發為主,給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合作的范圍,時間相對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就自己所聽的課而言,絕大多數老師課堂教學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講授,與課程改革的“教者主導,學生主體”相違背。
原因分析:關鍵是絕大多數老師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教師的新課程理念欠缺,該放手時不放手,一味地包辦代替,久而久之,致使學生缺乏自學及探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難以摸索到自學及探究的方法和規律,不僅影響單科教學,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各科新課程教學的順利開展和推進,甚至影響學生分析推理,與人合作等能力的發展。其次,高中生物教學相對來說教學時間緊與教學任務重,課堂容量大之間存在矛盾,迫于教學任務的壓力,部分教師通過直接傳授知識來保證教學任務的如期完成,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主體地位的凸顯。
問題二:選修課程的開設還未真正實現自主選擇。由于絕大多數學校高中生物從高二開始開設,所學教材包括三本必修,一本選修,原則上選修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及興趣愛好從選修一和選修三中任選一本,但在征求學生意見時,學生比較迷茫,選課的功利性較強,都希望老師根據高考為他們選上一本。由于選修一全為實驗,上課難度大,我們就只對全體學生開設了選修三。今年參加蘭州及銀川高考研討會,與會的專家認為學習選修一比學習選修三既能減少新課學習量又能節省一輪復習的時間,更有利于高考,而實驗可以通過觀看實驗視頻,設置問題探究等途徑達成教學目標。在今年的遠程培訓時,與其他縣校老師交流,幾乎與我們一樣都只上選修三,可見選修課程的開設普遍存在局限性。
原因分析:一是我們缺少經驗,只憑感性分析,且高考功利性較強;二是某些學校怕選課亂,教師怕上課難,影響正常的班級教學,故統一選課;三是我們對教學手段的選擇過于依賴基礎設施(實驗條件),忽視多媒體在現代生物教學中特別是實驗教學中的輔助作用;四是教師選修課的開設缺乏全面認識,對學生選課缺乏系統性指導。
問題三:課堂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效率低下。在教學中按照新課改要求,我們積極地設計了各種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環節和內容,但由于設計不當,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以及方法欠缺,自主學習的差異性較大,致使某些內容自學后仍然需要教師組織梳理。還有合作探究中某些學生自卑心理嚴重,始終被動聽取別人的觀點,從不發表意見及看法,致使小組內不和諧,而這部分學生學習的興趣越來越低,甚至更加自卑。另外,從自己所聽的課來看,絕大多數老師積極開展自主學習及合作探究,而普通班普遍自主學習被動,合作探究只是個別學生的高談闊論,效果較差。
原因分析:一是學生習慣于被動聽取及接受,缺乏主動學習及探究的意識;二是教師限于課堂時間與教學任務之間的矛盾,不能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及探究時間;三是部分教師對自主學習及合作探究的目標設計不夠明確,或過于簡單或過難,致使自主學習及合作探究的針對性不強;四是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方法及合作探究技巧,習慣養成還需要指導及強化;五是教師的組織引領不夠科學,對小組合作探究的分工不夠明確。
問題四:教師對教材的整體把握及駕馭教材的能力還有待于提高。反思將近兩年的新課改教學及兩年來所聽的課堂教學,整體感覺是:我們只是盡量地完成了每課時的教學任務,盡最大努力實施了“教教材”,還未實現真正的“用教材教”的轉變。同時,教學中普遍缺乏全局意識及整體意識,甚至對教學的重難點把握不到位,要么按部就班只完成教材內容,要么又一味拓展拔高,甚至有些老師對教材中但凡涉及內容,特別是諸多的思考與討論都一味追求標準答案,并未真正理解教材編排的目的:旨在提升學生的分析推理評價判斷能力的目標及情感目標。再如,課后“拓展提升”內容,教材編排是針對學有余力的學生,而且這些問題答案本身具有開放性,但我們許多老師還是從一而終,很辛苦,但效果相當差。
原因分析:一是部分老師還未深入系統地研究新課程編排體系及編排目的,盲目教學,致使重難點不突出,甚至本末倒置;二是由于部分學校未給教師盡早配備成套的教材及教學用書,特別是六本教材(一般是上完一本再發下一本),致使教師對六本教材的聯系及整體框架不了解、不熟悉,將后繼章節涉及的內容利用大量時間去補充強調,無形中提高了教學難度。三是從教多年的老師定勢思維嚴重,將現教材講得較淺的內容,依據舊教材深挖拓展,而忽視新課程標準及考綱的要求,無疑增加了學習量;四是由于首次迎戰高考,教師對新考綱及命題要求缺乏系統的研究及學習,對新高考還缺乏經驗及策略,對新高考試題研究不足,致使教學求全攀高。
以上是我對高中生物新課程實施中存在問題的一些粗淺反思,有反思才會有進步,有認識才會有提高,今天存在的問題就是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轉變觀念,加強教研教改,不斷學習是我們盡快適應新課改的必經之路,揚長避短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愿我們隨新課改的步伐一起成長壯大。
參考文獻:
[1]曾麗霞.新課改背景下生物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2]陳欣.淺析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