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樂樂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中,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及學生的心理特點,新課程的有效課堂打造拭目以待。在認真學習新課標的要求下,逐步提出用心研讀教材、認真備課、合理安排教學環節、激發學生興趣、把課堂交給學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設情境合理引入、用“愛”與學生交流和處理好教學各環節的策略,目的就是營造良好的教學和學習環境,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打造出色的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數學教學:有效課堂;策略方法
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成績提高的快慢,興趣是否濃厚,與教者有相當大的關系。然而一個教者的教學方式與駕馭課堂教學活動的能力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靈魂,所以教師應該注重這些因素,選擇最有利的因素來推動課堂教學向前發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以下是筆者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點收獲和看法:
一、用心研讀教材,備好每一節次授課內容
教材是我們的生命線,只有深入研讀,把課本變為自己的“書”,在授課中合理性、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它活起來。而備課工作需要備教材、備教法和學法、備學情、備環節等。
二、合理安排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數學學習,我們需要將交流預習、自主探究、共同提高、總結歸納、鞏固練習融于一體,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真正實現把課堂交給學生。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成為“我要學”的求學模式。
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極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課本的探究、簡單例題的講解、個別知識點的總結可以交給學生,個人或者合作小組來完成這些教學任務,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可以極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只要學生動起來,高效課堂的實現不在話下。
四、創設情境,合理引入,步步為營
課本是“死”的,但我們教育者是活的。通過教者可以把教學任務變得活起來。通過語言、動作或模具創設情境,合理地將教學內容引入課堂,在學生和教者都動起來的基礎上步步為營,順利達到教學的目的。
五、用“愛”與學生交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用教師的激情點燃學生學習數學的激情
師德與愛是教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東西,通過愛充分尊重和肯定學生,信任學生,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潛能,放手讓他們在實踐中鍛煉。只有這樣,才能建立和諧課堂,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六、做好后續工作,處理好預習、聽課、復習及作業之間的關系
自始至終做好三大環節,這些都需要學生動手來完成,教者只是一個監督者,通過提前預習掌握所要學習的內容,發現疑難點;通過上課獲取新知,解決疑難;通過課后復習和作業處理,將補充遺漏和熟練掌握融為一體。
有效課堂與教學效率和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密切相關,所以處在教學一線的教者都在努力打造著。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教者的教學魅力實現有效課堂,使教者和學生在每節課堂都有新的發現和收獲,在學習和生活中逐漸成熟和成長起來。
參考文獻:
楊兆山.教與學[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