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職業教育目前已經進入現代職業教育新體系階段,其發展重點已經由規模擴張的外延式發展轉向質量提升的內涵式發展。該文對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內涵式發展邏輯及發展途徑進行分析,厘清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內涵式邏輯內涵及二者結合的常規發展途徑,結合長期職教建設實踐,探討當前內涵式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并從發展規劃頂層設計體現三性、內涵式發展抓手分層統一及文化育人創新培養永恒主題三方面提出現代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策略建議,以期為內涵式發展職業教育事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 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策略建議
中圖分類號 S-01;G7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5)03-381-02
基金項目 第三批國家中職示范校建設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方芳(1979- ),女,湖北天門人,高級講師,碩士,從事教育管理和實踐教學。
收稿日期 20141203
現代職業教育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面向經濟社會發展和生產服務一線,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并促進全體勞動者可持續職業發展的教育[1]。根據世界教育科技發展規律和我國關于教育強國戰略的提出,我國職業教育在辦學規模和形態布局方面實現跨越式發展后,必然帶來新一輪發展戰略重點的轉移,即發展方式重點應由外延式發展轉向內涵式發展[2]。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 號)》先后提出要“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3],明確了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和戰略選擇,為我國現代職業教育在新的歷史時期深化改革、科學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經過改革開放以來35年的發展,中國建立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道路。但是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明顯差距,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兩個基本、一個進入”的教育目標任務還道重任遠,距離辦人民滿意教育愿望的要求還遠遠不夠。
1 現代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分析
1.1 體系上分析現代職業教育
從十七大報告中的“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到十八大報告中的“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現代”兩字的加入,賦予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新的目標和內涵。現代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的升級版,是培養生產和服務一線的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教育?,F代職業教育體系不是簡單的教育層次之間的銜接和溝通,它至少包括法律和制度體系、管理體系、辦學體系、實施機構內部治理體系、保障體系、評價體系等六個組成部分。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一定意義上就是要打造中國職業教育的升級版,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開展中職、高職、應用技術大學貫通銜接試點,積極推動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建立以提升職業能力為目標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打通從中職、???、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4]。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1.2 邏輯上分析教育內涵式發展
在邏輯概念上,“內涵式發展”是相對于“外延式發展”來說明教育發展的兩種形式和路徑[5]。所謂“內涵式發展”就是以事物的內部因素作為動力和資源的發展模式,強調事物“質”的發展。“外延式發展”更關注教育規模、數量的擴張,強調的是“量”的擴張。從邏輯概念上理解,教育內涵式發展是相對于規模發展的質量發展,是相對于粗放發展的精細發展,是相對于同質發展的特色發展,是相對于模仿發展的創新發展。學校的內涵式發展其本質屬性是走以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為目標,以追求人的發展為本質,以提升品質、發展特色、提高效益為結構模式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從規模擴張轉到質量提升,以內涵保規模,以規模促內涵,堅持人才培養質量優先,是現代職業教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1.3 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途徑分析
1.3.1 課程改革途徑。根據學科專業內在要求,對課程的體系、內容及組織等方面進行創新,突出專業課程的實用性、技能性與職業性,提升課程教學的質量,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
1.3.2 師資優化途徑。以專任教師“雙師素質”能力提升和“雙師結構”團隊構建為重點。通過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手段提升專業帶頭人的業務能力、行業影響力,以項目建設為平臺逐步引導與構筑專兼結合“雙師結構”師資團隊。
1.3.3 產教融合途徑。通過搭建“校中廠、廠中?!?,將企業資源應用到教學與人才培養,將學校資源應用到企業生產與產品開發,實現校企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1.3.4 文化育人途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將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有機融合,將職業素質教育融入育人全過程,實現職業素質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進課堂。
1.3.5 規范制度途徑。積極探索政府、行業、企業及社會各方分擔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機制,形成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合作辦學體制機制等。
2 現代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招生規模穩定與生源質量保障
職業教育經過十多年的長足發展已經經過了規模擴張邁進內涵式發展,這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大多數學校由于前幾年規模擴張過大,暫時從機制和心理上難以進入內涵式發展模式,從表面看學校已經進入內涵式發展,其實是僅將以前學校辦學的文件規劃中滲入教育“內涵式發展”字樣,但招生規?;救允欠€中有增,導致考生入學分數一降再降,只要參加升學考試(尤其是普通高考)并愿意上職業院校,無論考分多低都可以入學,根本不顧生源質量,給原本就缺乏社會吸引力的職業教育“抹黑”。錯誤認為所謂內涵式發展就是招生規模增速比以前稍慢,學校的內涵式建設還按照以前的套路或稍作改變,結合教育行政部門新文件要求申報一些教學項目,獲得一些經費資助。
2.2 教師收入提升與教學質量增長
職業教育師資經過近幾年的國培項目開展和企業頂崗實踐,教師總體素質有一定程度地提升,但由于前幾年的規模擴張,職業院校的學生數幾乎都達到飽和,而教師人數遞增不大,經常出現一個專業僅有4~5位老師,但學生一般都要超過150~200人的現象,如招生比較好的會計專業,遠遠超過按照國家要求的師生比。由于教師的收入很大部分來自教師的課酬,教師上課越多收入會越高,往往出現一個教師一周要上18節課的高負荷狀況,平均每天3~4節課,一學期要上2~3門甚至5門課以上,無法確保教學質量的提高和真正貫徹內涵式教育發展理念,不能形成良性的“以生為本”的生態化教學體系。
2.3 項目建設內容與實際育人應用
從精品課程建設到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從示范院校建設到骨干院校建設,從教學資源庫建設到教學師資團隊建設,一系列的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建設措施確實給職業教育的發展注入強有力的活力,將職業教育帶入一個新天地。但是在項目的建設過程中也遇到許多問題,突出表現在項目建設取得成果是否真正被應用到實際的職業教育中,如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中的資源是否被應用到教學中,在示范校建設中提煉與推介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否被應用到人才培養中,在教學資源庫建設實際是否在任務書中得到真實體現。職業教育在經歷職業教育升格轉型,水平評估、示范建設、精品資源共享課和教學資源庫建設階段的同時,正跨越職業教育的規模擴張和目前的內涵式提升,如何將項目建設內容真正落地并得以持續是現代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必須認真解決的重要難題。
3 加快現代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策略
3.1 發展規劃頂層設計體現三性
職業教育是我國唯一可以進入國際視野,真正走在世界前列,實現中國教育強國夢的教育類型。每一位從事職業教育的工作者都應該具有將職業教育帶入國際前列的胸懷,并以此來規劃、設計與發展職業教育。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從事職業教育活動的每個單元層次,包括:學校、學院系部、專業教研室、課程組教學團隊,在開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內涵式發展規劃頂層設計時,都要時刻把握設計規劃的先進性、科學性及執行性(簡稱“三性”),尤其是學校發展和專業發展。先進性主要體現在頂層設計是否能夠緊緊把握時代脈絡,將職業教育發展規劃到與社會大環境及區域小環境社會經濟、政治及人才需求相匹配甚至超前的道路上來;科學性主要體現在頂層設計是否能夠合理規劃學校、專業等職業教育的可持續良性發展,使學校、專業等發展目標、特色彰顯、人才培養等都處于健康有序的狀態;執行性主要體現在頂層設計是否能夠把職業教育中的理論問題實踐化、復雜問題簡潔化及合理問題合法化。如對于一個專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其先進性是專業發展如何對接或引導專業所對應產業發展;科學性是專業培養人才如何滿足區域經濟的人才需求,兼顧增強專業在行業、企業影響力;執行性是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能夠吸引學生報考,課程學完學生真正具有一定就業競爭力并將之應用到工作中等。
3.2 內涵式發展抓手分層統一
現代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抓手很多,如課程開發教學改革、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革新、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及雙師型師資團隊打造及社會服務科研能力提升等。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入,每一時期都會遇到新的問題,也會有新的舉措,但是職業教育是一個漸進性的累積推進動態過程,因此職業教育的內涵式發展抓手選擇不要太多。在原有職業教育建設基礎上,找準1~2個平臺手段,分層細化圍繞統一目標進行整體規劃設計,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如課程建設平臺,可以課程體系開發為主,在課程教材編寫上花心思,在教學組織上下功夫,在教學方法上搞創新,在教改項目上產教融合,在教學團隊上傳幫帶等。例如師資培養平臺,可以在人才培養工程上做計劃,在教研課題立項支持做工作,在助教助研梯隊打造上給政策,在教學資源開發上給引導,在頂崗實訓進修訪問上給鼓勵等。
3.3 文化育人創新培養永恒主題
文者,文治;化者,教化也。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文化更多在于行,而不在于言。創新就是指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并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對于職業教育的學生對象,除了正常的職業技能與綜合素質教育外,更應對其加強文化素養教育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應成為現在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重點關注的內容。因為職業院校學生相對高等院校學生來說自律性較差,所掌握的文化知識也相對不豐富,將來所從事的職業科技含量相對較低,如果在學校不加強文化素養和創新能力的重點培育,職業教育輸送的人才可能只能處于社會的中低層,消減職業教育的社會吸引力,無法實現職業教育的遠景目標。文化育人是一種向人們的思想理念中注入尚德、責任、包容、感恩、誠信、創新等諸多美德元素,并通過教育將其內化為一種健康向上的意識,潛移默化地形成人的靈魂和精神的教育方式。創新能力培養就是培養學生們敏于觀察、勤于思考、善于綜合及勇于創新的做人做事方法和一種不斷追求進步的積極向上的人人成才理念。建議學??赏ㄟ^設置專門課程來開展文化素養培育和創新能力培養,也可以將這些培養融入到每門課程的教學環節中,將文化育人和創新能力培養作為“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和為了學生一切”的以生為本的內涵式職業教育發展主題。
4 結語
現代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是相對于規模發展的質量發
展,其本質屬性是走以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為目標,以追求人的發展為本質,以提升品質、發展特色、提高效益為結構模式的內涵式發展道路。以內涵保規模,以規模促內涵,堅持人才培養質量優先,是職業教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的職業教育正處在難得的歷史機遇期,教育的內涵式發展是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努力方向?!冬F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提出要“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改革是破解職業教育發展深層次矛盾、全面推動職業教育內涵發展的強大動力。要“以解決重大問題為導向”,來推進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必須要依靠政府、市場和社會的力量,要發展與市場相匹配的職業教育,培養與市場相匹配的職業人才,形成“不唯學歷憑能力”的社會氛圍?,F代職業教育必須切實做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化育人和創新人才培養工作, 在內涵式發展過程中,形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爭取早日使中國職業教育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教發[2014]6號[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0/201406/170737.html.
[2] 董剛,楊理連.高職院校內涵發展模式的要素解析與途徑研究[J].職教論壇,2010(27):8-9.
[3]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 號][EB/OL].http://www.chinazy.org/models/adefault/news_detail.aspx?artid=57956&cateid=1471.
[4] 郭奕珊.教育、改革、發展[N].中國教育報,2014-04-28(008).
[5] 張學亮,呂星星.關于我國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4,31(3):8-10.